基于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12-27 19:17吴德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

吴德运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57

摘 要 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过多注重形式,忽视学习的实质内容,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教学过程实效的科学考察等不足。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究基于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57-03

1 前言

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组织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经过三年研究,自主开发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并于2013年秋季开始在全区所有学校3~9年级信息技术课中进入教学应用,该系统充分利用夷陵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全区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建成3~9年级信息技术学科电子教材、教学设计、导学设计、辅助学习、当堂检测试题等比较完备的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资源库,推动了夷陵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信息化教学。

2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构建师生教与学的合作平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自主研发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ASP动态网页的网站式平台,经历了由学生信息技术“小组活动电子记录卡”→“小组活动评价系统”→“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研制阶段,目前形成了集教师备课、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资源提供、课堂检测、作品回收、讨论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备、教、学平台(图1),解决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备教批辅、效果准确评价、资源管理、学生合作学习等多方面问题。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把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成统一体。这一教学平台更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革的理念,让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编写“教学设计”“导学案”等。改变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此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与合作探究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模式,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形式借助平台学会学习,改变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主讲、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搜索处理信息、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学习等新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

注重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 合理分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的重要因素。我校信息技术学生学习小组的划分是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基本形式,即每个小组的学生成员以优、中、差混搭,每组四到五个成员。同时推选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成员担任小组长,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本组成员的学习与纪律,按“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导学区导学案的要求分配本小组学习任务,起到帮助和协调小组成员开展个人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组间合作与交流展示评价、联系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的指导与引导等作用。小组成员的组成与小组长的选择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表现进行适当调换,解决原有小组存在的一些问题,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达到以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组间学习竞争、竞赛为推力,以小组总体综合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1]。

利用“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以八年级下第三课“周游世界 电子地图”为例,教学中的基本流程为如下。图2为本课网络平台导学区。

1)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导学案”“辅助学习资料”“学生学习评价”“微教学视频”“当堂检测题”等内容。当前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五大教学环节:情景导入,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技能→交流分享,切磋技艺→综合应用,完成任务→展示评价,共同提升。根据这五大环节,课前预设好“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中导学区的“导学案”,给出小组学习目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完成的任务(如图3所示)[2]。

让学生从导学区导学案中明确任务个人与小组合作任务的分工,并按导学案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2)科学选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选择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的。所以在利用“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教材结合地方特色与本地实际来开发与拓展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与本地特色做好“情景导入”,既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觉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课堂氛围浓厚,使学习过程效果更理想[3]。

利用“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的主线为:小组长组织学习“学习目标” →借助书本、“辅助学习”或网络等完成个人探究任务→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组间互评→师生互动、作品展示与评价→组间互评→作品重构与完成“当堂检测”→ 教师给各小组综合评价→学生小结课堂收获(教师补充)。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采用流水式定时完成,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学习目标和导学案为引导,完成学习任务。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导学区导学案个人探究部分是小组成员必须进行个人探究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小组成员与教师求助;小组合作探究部分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任务,可以分工合作也可集体完成,操作上有困难的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求助。

学生在每完成一个任务后就在评价区对已完成的任务和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与组间互相评价;要求当堂课中完成的作品通过平台中的“作品上传”,把作品传到平台,并通过“作品鉴赏”来展示、欣赏、评价各小组学生作品,教师可利用“作品鉴赏”来与学生互动,展示与评价作品。

教师参与指导各小组开展学习,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放手”但并非“放羊”,时时掌控全班学习状况,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扶助者、参与者的角色。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设计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小组间的竞赛与PK,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成员每完成一项任务,平台上“熊猫”动画就会改变形态,逐渐由静到动逐步升级,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另每节课都评选先进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积分前三记奖,教师给予加分,激励学生珍惜小组荣誉。

4 结语

“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的尝试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便于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共享探究成果,共同提高操作技能,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学习,能更有效地改变教师角色,成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一员。同时,“学生学习与评价系统”网络平台能物化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便于教师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为教学发展服务,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谭宗燕.大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77-79.

[2]李军娇.新形势下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33):143-144.

[3]钱秀芸,刘芳.多媒体语境下的双轴心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