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语习得中环境教学论的具体应用

2016-12-27 13:56张丽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二语环境语言

摘要:二语习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有着综合性较强的学术体系,其中涵盖了诸多的和语言教育相关联的教研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渐变为各种理论性的教育思想,从而为高校有序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供指导。环境教学论是二语习得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对分析和强调外在环境在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主客观环境的营造,从而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字:二语习得 环境教学论 英语 主观能动性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思想上的独立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而高等教育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为了推动对专业技能及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英语二语习得理论应运而出,并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为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二语习得更为侧重课堂的教学环境,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可以克服惯用的不科学的语言习惯干扰,并形成全新的语言习惯。此外,二语习得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首先自己想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乐于改变和接受新鲜事物,将语言学习渗透入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之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

2环境教学论的内涵

环境教学论是基于环境因素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里环境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改造和适应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学习从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人通过主观认识可以发现、研究运行规律,从而在适应中开发和利用客观事物。作为认知主体,人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到所处环境的事物与事物间相互联系存在着诸多的因素,而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人类也有了自己的语言,并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

在二语教学环境中,内在环境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主体即人与客体(二语及其所包含的社会因素和反映出的物质世界)之间各种因素的综合。在二语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分析与人的认知发展相关联的教与学是如何影响二语的教学环境的。学习语言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语言的输入、产出过程中情感因素、造成语言遗忘的文化因素、掌握外语语言技能的策略着手,明确学生二语习得的重要环境因素,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3环境教学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应用

3.1创新教学理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环境教学论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更快的掌握二语知识。这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二语,让学生在二语的环境中,感受到纯正的发音和准确的语调,从而激发学生用二语交流沟通的热情。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先使用简单的句子,从而让学生能够听懂,拉近学生与二语之间的距离。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挂图、实物等辅助工具再现生活场景,更生动的展现出二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记忆点的同时,还能够学会灵活应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加入游戏环节,如单词竞赛、猜词等游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将二语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3.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及课堂的引导者,只有通过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够促进二语习得的效率提高。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文化历史、民俗来逐步深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依靠单纯的进行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讲解来灌输给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极具趣味性、扩展性和代表性的话题让学生探讨,在头脑风暴中拓展思维,将二语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3.3利用网络教室创设仿真二语环境

网络教室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控制台和服务器等设备进行联网而组成了一个计算机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及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设置不同的人机对话模式,从而创设出一个仿真的二语习得环境,并可以增添全体教学模式、跟读模式及双向对讲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模式的选择,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4结束语

外语的学习过程也是对新事物的一种认知发展,通过环境教学论,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二语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能够利用课堂与课外环境,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容慧华.兴趣、需要--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李晓霞.浅析二语习得的几点影响因素[J].学理论,2012年08期.

[3]周慧芳,李育林.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2期.

[4]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戴炜栋,周大军.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语,2005(6).

[6]杨连瑞,尹洪山.发展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5(2).

作者姓名:

张丽 发表署名单位:平顶山学院。邮政编码:467000

猜你喜欢
二语环境语言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语言是刀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