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2016-12-27 22:29吕延昌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以英汉双语课堂教学为出发点,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学模式比较,根据我国双语专业课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会,设计了新型的我国大学英汉双语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教学模式;设计;英汉双语课堂;运行机制

Abstract: Based on comparing with teaching models in foreign countries, coupl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taking English-Chinese l courses as example, the teaching model and process of in college clas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eaching model; design;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0 前言

实践出真知,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堂、实验和实践环节实践中动手、动脑子、动笔等活动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为了调动在英汉双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特设计以下教学模式

1 我国大学现有的教学模式及其不足

我国现行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倡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结合的教学模式[1]。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中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考试前老师出重点,学生背重点。这就造成了大学课堂上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平时不努力,上课看手机、玩游戏。到期末考试前临时突击复习重点、靠死记硬背来应付期末考试。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和理解不深,创新能力较差。在期末试卷批改中发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而在期末复习中没涉及到,结果有十分之九的同学都不会做,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2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大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老师在讲过主要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后大作业或论文题目,让学生有3-5天的时间讨论、查询资料、实际调研和写作,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课堂上做展示(Presentation),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对台上的"演员"们进行提问,然后讨论该问题,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效果,作总结发言并将学生的表现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并体验如何查询相关资料,特别是在课堂展示中能锻炼语言表达织能力,达到与其他学生相互比较和学习,共同提高。

3 大学教师在大学双语专业课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大学教师来讲,课堂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科,发扬"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首先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注意产学研相结合,做理论和实践知识都过硬的"双师型"大学教师,将专业理论与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相结合,解决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的矛盾,使受教育的学生能掌握最先进的专业发展动态。做双语课教学的老师除了有较强的英语基础外,还必须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英汉双语教学教学模式设计

首先在教学中鼓励的动员学生走上讲台,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模仿老师的讲课方式,如何用英语口语来表达要说明的汉语内容和专业词汇,并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但是,我国大学扩招以后,老师面临一个班级的学生数过多的问题,不像国外大学的班级那样,每个班平均15个人左右,每个同学都有充分的课堂展示机会。对此,可以老师可以分组布置大作业,让一个组做一个题目,然后整组同学到讲台上用PPT文档讲解,PPT可以是中英文对照,但讲解要用英语口语。之前各组都精心准备,展示时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同学与同学之间展开竞争,全体同学都到场互相观摩,演示结束后组织课堂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问答和总结等互动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2]。另外,在给学生布置课后大作业,由教师根据大作业的内容确定出完成大作业所需要的有关文献或书目。要求教师首先对大作业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和书目进行熟悉[3]。学生在查询有关纸质的和电子资料后,参考国内外在该专业的最新理论和实践,运用头脑风暴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必要时要深入实际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按照论文的标准格式写成高水平的论文,论文完成后要做成PPT文档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学生汇报展示,小组负责人作为主持人组织课堂讨论或答辩。

5 结论

该教学模式重视"问题驱动",老师提出让学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在3-5天内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程序完成,通过学生做大作业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查找中英文资料,通过小组一起谈论和课堂用英语演讲,然后老师用英语提问,指定小组中的某一成员用英语回答,这样人人肩上都有压力,这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都用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57-60

[2]李贵安,赵志鹏,郑海荣,宋永成.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91-94

[3]郑浩然,胡斌,邵增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 [C]

作者简介:

吕延昌 1863年4月生,男,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工作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大学本科学历,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教学模式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有种设计叫而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