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学生使用汉语语篇中连接词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2016-12-27 23:06MonaSalahEl-dinHa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连接词偏误

Mona+Salah+El-din+Hassan

【摘要】本文以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为指导,以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为语料基础,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埃及学生学习汉语连接词使用过程中的偏误现象进行统计、分类,再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联词语】连接词语对外汉语埃及学学生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汉语连接词数量不多,但功能和用法复杂多样,使用范围广、频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埃及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就已经基本具备了汉语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能力,单句的语法错误逐渐减少,但是从他们的作文来看,种种篇章衔接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偏误主要表现在语篇中衔接手段的连接词使用上。因此,本论文采用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埃及高年级汉语学习者的连接词使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希望对埃及汉语连接词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作用。

本文所依据的语料是真实语料,来源主要是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写作课的作文,共35篇作文,约20000字,一共检索到了连词用例290条。此20000万字左右的语料原稿均为手写稿,由人工输入为电子文档以便于对其进行搜索和统计。

本文将采取把连词分为联合关系和偏正关系两种类型,再对这两种类型的连词进行再下一层级的分类。联合关系的连词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偏正关系的连词一般包含转折、让步、条件、因果、假设、目的。

连接词语总体使用情况:

我们在分析学生提供的真实语料时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连词是转折→因果→并列→递进→承接→目的→假设→让步→条件→选择(表1,图1)

连接词语偏误分析:

我们把收集的全部偏误语料进行了分类,发现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连接词偏误主要分为错用、误加、误用三类。一、错用,学生用了正确的连词,不过用错了;二、误加,不应该用连词的地方而用了;三、混用:学生本来应该用一个连词,却混用了另外一个。通过对真实语料中连词偏误语料的统计,将各小类连词不同偏误类型偏误发生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表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埃及学生使用连词的时候条件关系连词偏误率最高(69.2%);其次是递进关系连词(59.2%);再是并列关系连词(58.5%)。从表(3)发现埃及学生误加连词偏误最多,意味着埃及学生连词滥用现象最为严重,误加偏误类最多,占全偏误语料的38.4%,接下来是错用连词偏误占全偏误语料的31.7%,这说明埃及学生对连词的用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连词教学。下面本文将从偏误类的角度进行分析,尽量找出学生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误加连词

从表(2)可以发现埃及学生并列关系连词的误加偏误太多了,占全偏误语料的13.4%,我们还发现连词"和"的偏误情况最为常见,例如:

1.无私,乐观和幽默,善解人意。

2.我认识他一年半以前,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很喜欢跟一起聊天儿和倾诉苦恼。

3.我觉得失望的时候,他鼓励我和给我自信心。

4.去年我奶奶去世了,他非常伤心和难过。

在例(1)、(2)、(3)中,学生用逗号就可以表达并列的意思,如:"无私、乐观、幽默、善解人意"几个形容词之间的逗号,已经表示了并列的关系,完全没必要加"和",应该删去;"很喜欢一起聊天儿,倾诉苦恼";"我觉得失望的时候,他鼓励我,给我自信心"。例(4)学生把连词强加于固定格式中,"伤心"和"难过"虽然是两个形容词,不过已经是汉语语言中的固定格式,一般会说"伤心难过"。

其次是转折关系连词误加偏误,例如:

5.从这一件事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但在生活中,不但大方,而且也是一个比较爱心的人。

6.飞机上我总是想我在埃及过的日子,想到北京该怎么办?但我突然想起来了姐姐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7.以前人们在元宵节挂花灯、吃元宵和欣赏月亮,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家人一起吃团圆,但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猜谜。

例(5)、(6)"从这一件事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和"在生活中,……"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转折关系,没必要加表示转折连词"但"所以应该删掉。例(6)一样,"飞机上我总是想我在埃及过的日子,想到北京该怎么办?"和"但我突然想起来了姐姐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之间也没有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连词以及递进、承接连词的误加偏误也不少,请看例句:

8.亲爱的姐姐有你牵着我的手,我永远不怕,因此让我们一起加油。

9.到中午的时候那个笔找不到了,我想告诉她却又没勇气,而且还怕他发脾气。

10.第二天早上,我们去被称为西施的西湖,我觉得外国人都喜欢来杭州观赏西湖的美景。然后我们游玩了杭州西湖,就是划船。

例(8)中因果关系连词"因此"是多余的,应该去掉;例(9)中出现了三组连词,致使全句语义混乱,因此递进关系连词"而且还"应该去掉。例(10)中学生误加了承接关系连词"然后",而两个分句之间根本没有承接意思,应该去掉。

二、错用连词

连词错用是埃及学生连词偏误中很常见的现象。错用偏误一般集中在搭配错误、用法错误或者顺序错序方面的偏误。从表(2)能发现条件类连词的错用偏误最为严重。例如:

11.我小的时候,不论我有多淘气或做了什么错的事情,她从来没有打过我。

12.虽然中国和埃及有六个小时的时差,但是无论我什么时候给姐姐打电话,姐姐什么时候接。

13.别让困难吓到你,无论这个问题很难,你都能想办法解决。

14.依我来看不管你是男的或者女的,少年或者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闲时间。

例(11)、(12)中学生要用条件关系连词"不论……都……"固定格式,不过出现搭配上的错误,如例(11)没有添加"都",导致了句子错误,所以应该说"我小的时候,不论我有多淘气或做了什么错的事情,她从来都没有打过我";例(12)后分句搭配错误,应该说"无论我什么时候给姐姐打电话,姐姐都会接。"。而例(13)、(14)学生对"不论……都……"的用法不够了解,条件连词"不论"、"无论"、"不管"后面必须与含有并列成分或者疑问词出现,因此例(13)、(14)应该改成"无论这个问题有多难,你都能想办法解决"、"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少年还是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闲时间"或者"不管你是男的女的,少年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闲时间"。

因果、递进的错用偏误也很多,例如:

15.因为她的笑容太美,她的脸蛋非常漂亮。

16.我一听别人说这句话,我就高兴极了,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我没有姐姐那么漂亮。

17.他突然不但没生气,反而又借我一支笔。

18.妈妈毕竟是妈妈,但是他对我来说不只是妈妈,而是好朋友。

表示因果关系连词"因为"应该与"所以"搭配使用,因此例(15)应该改成"因为她的笑容太美,所以她的脸蛋显得非常漂亮";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连词一般是表示原因在前表示结果在后,要是要换过来也可以,但是要出现为"因为"单用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两个格式,因此例(16)应该改成"我一听别人说这句话,我就高兴极了,因为我一直觉得我没有姐姐那么漂亮。"。汉语中表示递进关系连词"不但"、"不仅"、"不只"应该与"而且"搭配使用,例(17)中的搭配错误问题很明显,应该改为"他突然不但没生气,而且又借我一支笔";例(18)也一样,应该说"她对我来说不只是妈妈,而且是好朋友"。

错序偏误也出现于表示承接关系连词"先"的使用上,例如:

19.我们决定要到中国各个地方去旅游,先我们是从北京市开始参观。

例(19)中"先"的位置不对,应该说"我们先从北京市开始参观",或者说"首先我们从北京市开始参观"。这样的错序偏误在语料中出现率不太高。

三、混用连词

混用连词指学生把两类连词混用了,选错连接词了这,这类偏误主要反映为学习者对连接成分的语义掌握不到位,辨析不清。对语料的具体分析发现表示并列关系连接词的混用偏误最多,其次是转折关系连接词,再是递进、因果连接词。例如:

20.在那儿我买了皇后的衣服,也买了一个头巾就十块钱。

21.今年她开始读研了,差不多每天都有课,也每天都要上班。

22.在北京时我经过了好多伤心和开心的时刻,但是在我看来最难忘的时刻就是告别的时刻。

例(20)、(21)表示学生把并列连接词"也"和承接连接词"还"混用,其实埃及学生有点儿分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此类偏误非常常见的,例(20)学生本来要表达"在那儿我买了皇后的衣服,还买了一个头巾,一共十块钱"的意思,不过对于"也"和"还"的区别弄不清楚,例(21)也一样,学生要表达"今年她开始读研了,几乎每天都有课,而且/同时每天都要上班",不过把"也"和"而且、同时"混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连接词"也"的混用偏误最多,这要我们在教学当中特别注意。

那么例(22)中"和"是错的,应该说"在北京时我经过了好多又伤心又开心的时刻"或者说"在北京时我经过了好多伤心而又开心的时刻",这说明埃及学生对"和"的用法的掌握不到位,经常要么把"和"误加在任何句子当中,要么把它和别的连接词混在一起。

转折、递进、因果类连接词的混用偏误也不少,例如:

23.我哥哥有点儿胖,但是他最近每天都跑步。

24.虽然他生病了,而且我劝他休息,可是好像对牛弹琴。

25.有一天他问我可不可以让他看一看我小时候的照片,所以我打开我的相册薄。

例(23)中学生好像没把分句之间的意义弄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我哥哥有点儿胖,所以他最近每天都跑步。",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学生选错了连接词;例(24)学生混用了表示递进关系连接词"而且"和并列词"也",应该说"虽然他生病了,我也劝他休息,可是好像对牛弹琴。";很多学生不知道"所以"和"于是"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所以两者之间的混用偏误很普遍的,从语义关系来说,"所以"主要标示"说明因果"的关系,而"于是"则偏重于标示承上启下的连贯性关系,即"时间的先后动作性"关系,因此例(25)用"所以"不对,应该说"有一天他问我可不可以让他看一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于是我打开我的相册薄。"

造成偏误原因:

埃及学生使用连接词语产生的偏误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母语负迁移;二、教学引导的不足。

一、母语负迁移:

学习汉语的埃及学生大多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背景,具有母语的语言系统,他们是掌握了阿拉伯语连接词语规则的基础上以后,学汉语连接词语的,所以,在学习汉语连接词语的过程中,会尝试将已知的连接词语法规则转化到汉语关联词语学习上,于是他们造出来的句子就出现了偏误。有的学生只凭阿拉伯语和汉语两种连接词表面上的相同之处,就把它们简单对等起来,而忽视了它们各自的差异,也会导致偏误的产生。我们前面所列举的偏误类型可以从母语负迁移得到解释。学生对"也"、"还"、"而且"之间的混乱就是能体现这个问题。因为在阿拉伯语里面基本上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这三个词的意思,所以学生以为在实际使用中分不清楚之间的异同。

汉语重意合,阿拉伯语重形合,也就是说两者在连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阿拉伯语语篇中的连接手段的使用数量远远高于汉语语篇,具体分析语料之后,果然发现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埃及学生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误加偏误最多。阿拉伯语语篇中的连接成分非常丰富,要是用阿拉伯语的语言习惯,把想要说的句子直接翻译成汉语,就会出现我们面对的这样的问题,学生受到母语干扰,把连接词用得太多了,连不用加连接词的地方也加了。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误加并列连接词"和"。因为阿拉伯语中的"和"可以连接词与词、词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等,适用范围很广,这导致学生用汉语的时候以为汉语中连词"和"跟阿拉伯语一样,例如:"*他是很善良的人和喜欢乐于助人",应该说"他很善良,乐于助人",滥用连词是埃及学生很常见的问题。

二、教学引导的不足:

有些连接词语的偏误是由于教学引导不足造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

1. 教师引导不足:有的教师不重视连接词语的教学,也有的教师对连接词语的特点讲解不清楚,对连接词语在句子中的分布位置也不加以说明。这样的结果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学生用连接词语造句就会出现偏误。

2. 教材处理不足: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对连接词的解释不足,甚至会只把汉语连接词翻译成阿拉伯语或者英语而已,完全不讲其使用条件,这导致学生误解,以为这个连接词的用法跟母语中的连接词语一样,从而会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比如很多对外汉语教材把"和"翻译成"and",这样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和"等于"and",所以,出现因将"和"与"and"等同起来而引起的偏误就不足为怪了。

相应的教学策略:

1)加强汉语和阿拉伯语对比

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把汉语连接词语直接翻译成英语或者阿拉伯语,而不加以对比,这是造成学生偏误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解一些汉语和阿拉伯语比较,让学生弄明白汉语连接词的用法和阿拉伯语的有什么不同。例如:埃及学生用"和"的时候有阿拉伯中"?"的痕迹,几乎都把"和"解释为"?"。用"?"连接起并列的动词和小句是符合阿拉伯语习惯的,所以,如果教师没有对"和"不能用于连接小句这一点做出相应的说明,学生自然会将之与"?"等同起来从而造成偏误。

2)补充教材解释,强化格式教学

教师在上课前,大量查阅相关的字典,包括留学生经常使用的字典,结合教材上的解释,增加或者删减一些教材上的解释,适当补充例句,把连接词语搭配格式化,比如教师在讲解条件关系连接词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 无论+ V./adj.+还是+V./adj.,……都……。

" 无论+疑问词(任何条件),……都……。

例如:无论年轻还是老人,都要好好利用业余时间。

无论我什么时候给他打电话,他都会接。

这样的教学法学生学起来容易,一目了然,学生容易记住。语法格式化对埃及学生来说最实用的。

3)加强搭配使用

我们觉得在讲解连接词语时,最好把它放在一个能体现它的语篇功能的语段中,这样就可以比较直观地展现出作为连接手段,它是如何将小句连接成语段的,各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何等等,从而让学生在掌握词义的同时理解并掌握它们的语篇连接功能。比如:承接连接词"然后"的教学:先列出它在语篇中的使用情况:

……先……,然后……

然后给比较典型的例句:

"我先吃饭,然后学习汉语。

" 我们先去上海玩儿两天,然后回北京准备开学。

再强调"然后"表示一件事情之后紧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而且"然后"所连接的事件之间时间间隔较短,常与"先"或"首先"等共现。

4)加强近义连接词辨析

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和教师对相近的连接词语不够重视,这当然也导致学生混用连接词,因此一定要注意到近义连接词讲解,并加以足够的例句。例如:表示因果关系连接词"所以"和"于是",不能随便换用,两者之间的混用偏误很普遍的,从语义关系来说,"所以"主要标示"说明因果"的关系,而"于是"则偏重于标示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即"时间的先后动作性"关系,例如:

" 孩子生病了,所以我们很着急。(说明因果)

" 孩子生病了,于是我们赶快带他去医院。(事件的先后动作性)

" 孩子生病时因为着了凉,所以我们今后要小心。。(说明因果)

" 孩子生病时因为着了凉,于是我们把房间里的温度调高了。(事件的先后动作性)

参考文献:

刘珣. (2000).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丹. (2010). 从连接功能角度看联合关系连词的误用. 对外汉语研究与, 学林出版社.

张宝林. (1996). 词类问题考察.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斌、张议生. (2000). 现代汉语虚词.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丽华. (2001). 外国学生使用连词偏误分析. 浙江师大学报.

李大忠. (1996).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王清丽. (2010).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 语言文字修辞.

邢福义. (2001). 汉语复句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马真. (2004).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 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穆娜(1988-2-2),女,埃及人,开罗大学中文系助教,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开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中路时代广场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连接词偏误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英语连接词:传统与反思
英语连接词的显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