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2016-12-27 09:37金燕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风险控制

金燕

摘 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时间较短,虽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仍有不成熟的情况,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加强,只有确立行之有效的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防范与监管体制,才能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风险表现形式,提出一些控制风险的建议,以期对住房公积金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风险控制;风险形式

1 引言

我国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运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一直是公积金行业所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住房公积金运营和管理,从归集角度看带有政策性,从运用、核算、管理角度讲是一种金融活动,这就是说公积金在运营和管理中,无论是提取、核算、委托贷款等业务,还是合同、信用、法规及代办机构等,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只有有效控制风险,才会避免给我国职工缴存的数万亿住房公积金造成损失。因此,预防、研究、控制、管理住房公积金风险对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运营、科学发展和保障职工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住房公积金的风险表现形式

2.1 政策实际覆盖面与建制初衷存在矛盾

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是通过长期、稳定住房储金的建立与积累,发挥资金互助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城镇广大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是通过低息和免税等优惠政策减轻职工贷款购房的经济负担,从而有效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职工改善住房的能力。但到目前为止,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小型私营企业雇员等中、低收入职工由于就业状况而未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这部分职工工资中缺少了应有的住房消费资金部分,同时也就失去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基本条件,这就使得最需要公积金制度政策支持的人群反而处于政策覆盖面之外。

2.2 机构设置存在潜在风险

首先,我国住房公积金执行机构的性质还不明确。它处于行政管理、专项资金运营、公众资金管理等几个环节的综合点。无论是机构人员的身份确定,还是管理与约束机制的确定都不明确,既要管住资金,还要有资金增值、保值、高利用率方面管好资金的要求,既有来自政府的责任,也有来自公积金缴存者的期待和信任;其次,必须进一步完善公积金的监督机制。目前,住房公积金监控部门不完备,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契约式的强制性的住房储金,如果在运行中遭受损失,最终损害的是我国上亿缴存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本身是事业单位,住房委员会也不是金融机构,但住房公积金存、贷款本身却属于金融业务,所以应由金融管理机构进行监督。

2.3 住房公积金管理缺乏透明度,存在金融风险

首先,我国公积金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报告和报表格式,大部分借贷人对公积金制度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各地公积金没有利用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公积金的利息收支、投资收益的分配、保值增值情况及其重大事项,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公积金被挪用的现象仍象存在。我国公积金管理中心既不是独立的金融企业,也不是政府机构,而是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也就是特权部门管理,这种模糊定位,使其既要承担保障公积金所有者权益之职,又要防范金融风险。

3 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增强职工自觉还款意识。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明确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义、强制性和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使住房公积金贷款能够深入人心;其次,要引导居民通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促进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的住房消费。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加深让贷款人对住房公积金性质的了解,进一步增强自觉、及时还款的意识。对于那些有还款能力而拒不还款的人给予曝光,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个人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

3.2 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

首先,强化管理手段。建立严密的内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选配一支高素质的稽核审查人员队伍,实行严谨的稽审程序,建立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要加强对资产、负债、资金运作风险的考核,预测公积金风险,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与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对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加强制约制度;其次,坚持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住房公积金存储时间长,存款利率低,应加大发放利率低、期限长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力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互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3.3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完善公积金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

首先,政府更新监管理念,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住房公积金条例》明确规定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公积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其次,要提高数据信息应用效率。在住房公积金信息的日常使用中,主要通过权限控制、数据录入输出控制、手工凭证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完善档案管理和交接制度,加强文件的分类管理;第三,加强会计控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严禁设置账外账目,禁乱用会计科目,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第四,制定内部稽核制度,加大内审力度,稽核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审计程序,对内部违反法律法规和管理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应当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结束语

随着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间的延长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张,住房公积金的一些风险也在积聚。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建立以来,满足了广大市民的住房需求,为我国加快住房建设打下了基础。但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框架内,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是不能缺失的。分析与控制风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运营、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昕.当前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2]缪燕燕.论住房公积金的风险防范[J].经济与管理,2004,(9).

[3]王芳.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住房制度改革,2004,(4).

猜你喜欢
住房公积金风险控制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分析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的作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务工人员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