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探析

2016-12-27 16:10刘丽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刘丽

摘 要:小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能动性强但相对自制力较差,在大部分课堂学习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控制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如果教师想要加强学生知识的吸收情况,不仅仅需要灵活的制定教学方案,还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小学课堂中,数学作为一种逻辑性强并且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一直是教学难点。小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无法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本文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教学方法

在小学众多学科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质量,不断的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但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觉得数学难懂难学,在课堂教学中都是勉强跟上教师的思路,对数学学科的心理普遍由困难到畏惧,最后成为被动学习。正是因为数学学科的复杂性,所以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是数学教研中的难题。

1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以难懂著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基础,如果数学基础从小学就趋于薄弱,那么会对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带来许多阻碍。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就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学生知识,而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居于最后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反而还会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认为最终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从学生学习中的反应提取出问题的重点,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知识的主动行为,会朝着自己建立的学习目标努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天生活泼,普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对于数学这样枯燥的学科来说更是缺乏兴趣,所在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的特点中总结经验,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

2.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前一天布置课堂相关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对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减少在课堂中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些不懂的难点,并在课堂中提出,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有,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对学生预期的情况进行考察,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进行奖励,对没有预习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引导预习的同学监督不预习的同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大多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时是抱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去学习的,但却在数学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后,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对数学学习无从下手,并且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系统化,知识的连贯性太强,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小学生思维活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等到再回到数学学习中来,已经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将数学教学与课前预习课后补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上教师重点解决难题,课后学生及时总结复习,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2.3 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

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学习质量,不仅仅要对课堂学习进行重点研究,还要帮助学生回家后进行知识总结,以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能动性,再不断的将课后作业的形式发展的更加多元化,作业不一定是死板的几道数学题,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留下更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后作业。比如与父母一起做一项关于数学知识的游戏,与父母一起复习当日学习的数学知识,又或者帮助家长在买菜时计算简单的价格,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样多元化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添自信,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士其曾说过:“世界上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的知识是需要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讲授加减的概念时,单纯的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此时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加减的含义,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或者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2.5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

萧伯纳认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信心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个性较为腼腆,不敢大胆提问,因此树立信心成为了学习中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并且传授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喜好,和学生一起学习,树立良好榜样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喜悦,从而建立起信心。

结束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预习,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方法都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秋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设途径与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6(18).

[2]张国瑞.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6(14).

[3]孙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6(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