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

2016-12-28 22:48季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疗效

季淦

【摘要】 目的 分析及探索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生长抑素的临床价值, 观察其对患者胃肠动力造成的影响。方法 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随机分成参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治疗), 各26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参照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0,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9.4561、3.4625、5.0845, P<0.05)。结论 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胃肠动力的改善,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生长抑素;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99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时即可能出现胃肠动力变化, 临床表现为肠麻痹、胃潴留及十二指肠淤滞等症状[1], 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状况已成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疾病时的重要关注点。为了分析生长抑素在该疾病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作者收集本科室2011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治疗,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室2011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 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 上海)》[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存在上腹部疼痛、恶心、发热及呕吐等表现;③均无合并严重肝肾疾病;④均无合并医源性或酒精性胰腺炎;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 各26例。参照组中男15例, 女11例;年龄最小31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1.37±6.75)岁;病程19~75 h, 平均病程(39.75±11.78)h。观察组中男17例, 女9例;年龄最小33岁, 最大57岁, 平均年龄(41.84±7.12)岁;病程21~77 h, 平均病程(40.27±12.2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患者确诊后立即采用常规临床治疗, 主要为禁食、血容量补充、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抗感染、补充营养及调节酸碱平衡等治疗措施。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接受与参照组完全相同的常规治疗的同时, 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6787)经静脉滴注用药治疗, 控制滴速为25 μg/h, 连续接受为期5 d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改善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1. 4 疗效评估标准[3] ①显效:治疗3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4~6 d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清淀粉酶基本恢复;③无效:治疗6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清淀粉酶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参照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1270,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变化状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9.4561、3.4625、5.0845, 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 可分成轻、重两种类型, 其中轻型患者通常呈胰腺水肿表现, 并且预后通常较好;而重型患者通常呈胰腺出血性坏死表现, 治疗难度较大且易伴发腹膜炎、继发感染及休克等合并症, 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该疾病患者发病时常出现胃潴留、肠麻痹等胃肠动力不足情况, 因此临床治疗患者时除了需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之外, 还需重视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状况。

相关研究表明, 生长抑素能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 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 避免患者的病情进展, 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 5]。生长抑素属于环状十四氨基酸钛, 其可刺激患者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的移动性运动, 对血管活性肽进行抑制, 降低一氧化碳(CO)的排出, 从而改善患者的胃肠运动状况。同时, 该药物还能够提高胃肠蠕动, 促进患者的胃肠排空[6]。本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参照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0,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9.4561、3.4625、5.0845, P<0.05)。

综上所述, 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提高本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胃肠动力的改善, 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梅, 耿文真, 刘晓英, 等.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3):653-65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 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 2013, 33(4):530-535.

[3] 林军, 单红卫, 叶剑鸿, 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7):618-621.

[4] 孙备, 苏维宏. 2013年国际胰腺病学会与美国胰腺病学会《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循证性指南》解读.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 12(12):937-943.

[5] 王兵.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8):4562-4563.

[6] 黄艳辉.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胰腺内外分泌系统影响分析.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3(5):358-361.

[收稿日期:2016-08-17]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疗效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