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安全水平

2017-01-03 03:38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核设施核事故指挥部

贾 涛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大量特殊核设施投入使用。如何提高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安全水平与核应急能力成为当前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存在的问题

探索规范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科学有效地应对涉核事故,最大限度控制、减轻事故后果,保护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安全,保护核设施和核活动周边公众与环境,是当前核应急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相关工作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

思想观念落后。现实中,一些负责领导不能实事求是地正视核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常常采取侥幸和回避的态度,认为核事故发生概率小,相关准备工作可有可无,或者做些表面文章,应付了事。具体表现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专用物资储备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预案准备采取“画地为牢”政策,分割场内、场外应急责任,未能实现内外联动。

资源整合程度低。存在部门利益分割,难以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的现象。直接后果是部门间不能协调联动充分整合资源,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社会资源,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已有的设施设备难以长期保持良好可用状态;没能使相关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责任不清在核应急中有所表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不高,以推诿扯皮为能事,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责任不清,大量具体工作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应急建设项目审批随意性大,搞亲亲疏疏,既无章法,实际效能也无从谈起。

不能对具体工作做具体分析。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应急工作在参考核电厂做法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具体情况,一方面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保密和安保要求高于核电厂;另一方面鉴于其特殊用途,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一般在核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应急资源联动、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方面,却未能达到核电厂相关工作水平。

加强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建议

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安全和核应急工作事关国家国防安全,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要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

加强地方军民融合应急动员体系建设。在核应急领域要充分发挥军民融合优势,推动核应急社会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建立健全动员组织领导制度,完善军民结合、平战一体、应急应战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应急动员功能;构建平战结合、军地融合、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指挥平台,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纵向贯通,各部门横向联通的网络系统,形成应战应急一体的动员体系;提高地方核应急组织的保密等级建设、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和常备应急力量建设,加强常设、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并为其提供充分的装备保障、训练保障和后勤保障;加强军民融合的核应急等战略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制定出台相关储备标准体系,设立专项应急储备物资资金,采取实物周转、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市场流通储备相结合的办法,对相关应急物资进行动态储备,为应战应急一体动员提供物质保障;建设军民融合的核应急动员和培训体系,加强动员和培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社会各行业和各年龄段的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各类应急培训和训练演练,提高动员社会力量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能力。

加强联合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准备。为有效应对因重大森林火灾、地震、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特殊核设施安全水平严重下降,引发或可能引发核事故,需要场内外应急指挥部有效衔接,协同完成应急任务。地方核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特殊核设施管理单位的请求,协同相关应急指挥部组建联合应急救灾指挥部,为特殊核设施场内应急提供支援。

需要提供支援和衔接的任务,包括灾害监测、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保障和修复核设施外部电网安全运行,转移安置人员,区域封闭及治安管控,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及舆情管控,修复损毁的公路、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协调运输救助物资所需的交通工具,应急医疗救护,保障通信畅通,协调海上救援,发布海上航行警告及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协调军队支援等。

在启动核应急响应后,核应急指挥部应联合相关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联合应急救灾指挥部。联合应急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应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相关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支援部队领导担任,统一负责军地联合应急救灾指挥,组织各方面救援力量协同开展救援行动。

联合应急救灾指挥部应设置综合协调组和专业行动组,综合协调组由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及支援部队的指挥机关等联合组成,负责核事故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汇总、报告工作。专业行动组应由各指挥部在保留专有专业行动组的基础上,将相同专业行动组混合编组,成员单位按照最大兼容原则设置,同时联合国家、省和军队的支援力量共同组成,在联合应急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协同开展各项救援行动。

加强联合提高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核安保水平。在特殊核设施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或特殊核活动发生,已经或可能引发核事故的情况下,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管理单位可向省级地方核应急组织提出向场内或受核活动影响地提供核安保应急支援的请求。核应急指挥部根据有关主管部门下达的支援命令,与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指挥部或相关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协商支援方案,报请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实施。

特殊核设施反恐应急指挥部和核设施所在地公安机关要联合做好先期处置工作。当联合反恐应急指挥部专业力量到达现场后,组建现场指挥部,现场反恐行动由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核设施应急指挥部应提出核应急响应级别的建议,组织非应急人员有序撤离。

为实施反恐怖袭击应急响应而实施的区域封闭,应以核设施场区或核活动影响地区边界为限。确有必要,可适当扩大交通管制和治安巡查区域。同时开展辐射监测、食物和饮水检测及控制等措施。在全地区范围内实施舆情管控、口岸管控、海陆空交通警示等措施。电力部门应加强电网监控,对因恐怖袭击造成的核设施重要输变电设备损毁,要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为核设施提供应急电源。

当相关核应急协调委根据核设施或核活动应急指挥部建议,决定实施核应急1级响应以后,由联合反恐应急指挥部统筹开展现场反恐行动和实施核事故应急1级响应。封闭隔离区扩大至核设施半径5公里范围或核活动影响地区,有序组织区域内公众撤离,同时保持进出核设施或核活动影响地区应急道路畅通,保障核设施场内或核活动影响地区应急反恐行动顺利实施。

提供坚强的组织人事保障。为有效推动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安全和核应急工作,必须充分整合本地区宣传、应急、国防科技、环境监测、民政、卫生、国防动员、减灾、安全、外事、人防、边海防、口岸、地方军区、各级地方政府等各种力量,形成精干、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的分工协作和沟通交流机制、健全的督促落实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理论指导,保证人才投入,营造良好环境。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军民融合工作的推进,特殊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安全和核应急工作在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提高相关工作水平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习近平总书记讲,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利益,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而这正是核应急工作一直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军民融合的思想理念,并在实践中系统、全面、持续地加以贯彻落实,是我们破解各项难题的金钥匙。只要我们认真理解、贯彻、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的核安全和核应急事业就一定会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并为世界贡献先进、适用的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核设施核事故指挥部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对内陆核电建设的启示
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
英国温斯凯尔核事故研究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