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控制变量法”及其应用

2017-01-06 09:08张军张尤胜
中学化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红磷铜片白磷

张军 张尤胜

控制变量法是针对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使用时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都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初中化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主要渗透到实验探究题中考查,选择题中也常涉及。下面以探究燃烧条件的因素为例(如图1),来介绍控制变量法应用试题的一般思路——四步法。

1.明确探究问题。如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燃烧的条件。

2.寻找影响因素。如该实验影响的因素有:(1)可燃物;(2)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特别提醒:初中化学探究该实验时一般不研究可燃物这个因素,且探究的前提是其他因素均相同(如形状、大小等)。

3.控制其他因素。先确定研究的因素,再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如该实验中要研究的因素是可燃物的着火点,则需要控制的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即物质都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4.改变研究因素。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研究因素,进一步探究。

如确定该实验研究的因素是可燃物的着火点,那么改变研究因素的方案应选择“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作为研究对象,可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如果研究“是否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这个变量,则应选择“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

初中化学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主要有:①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②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③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④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⑤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快慢的影响因素等。

例1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解析 A实验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该实验进行比较;B实验中二氧化锰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氧化锰用量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选项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C实验中存在多个变量,无法通过该实验进行比较;D实验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扩散的速率起快,选项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

答案:C。

例2 进行下列对比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A.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析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需要控制变量;铁生锈可能与是否和氧气或水接触有关,可分别设计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钉只与氧气接触,铁钉只与水接触的实验,需要控制变量;盐酸不能与氯化钾反应,盐酸与碳酸钾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需控制变量;D项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均相同时,才能比较镁、锌的金属的活动性,需要控制变量。

答案:C。(收稿日期:2016-09-15)

猜你喜欢
红磷铜片白磷
白磷燃烧实验的改进
“果蔬电池”求真趣
土豆做电池
磷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的新设计
红磷阻燃尼龙的研究进展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红磷(英文)
红磷、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耗氧量探究
美在阿使用白磷弹
西方猜测阿富汗神秘白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