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2017-01-07 01:22宋兆辉徐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大学生

宋兆辉+徐洁

摘 要: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不断推行和普及,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高职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岗位创业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岗位创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39

作为社会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及工作岗位对学生素质、能力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1 岗位创业的内涵

所谓岗位创业就是指个体在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各种丰富的资源来展开创新创业的活动。通过岗位创业,一方面有利于创业者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来整合自身资源,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有效缓解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部分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中有更多的岗位创业者也为企业的长期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因此,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积极转型,既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又不能忽视岗位创业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的主要目的。

2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在岗位创业的视阈下促进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2.1 高职院校全面实施岗位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在培养和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因此将岗位创业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创业教育观念。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都是以择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为主。而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虽然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岗位,然而这种适应却是被动的,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能够更多地通过主动创业、岗位创业的形式,一方面使自己就业;另一方面也为他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此外,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和创业潜能的激发,使学生在接受高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真正的学会创业,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在改变传统创业教育观念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目标上,学校要注重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要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然而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上,更多的是要在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改革。只有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创业教育的观念,提高对学生岗位创意的整体认识,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人才。

其次,学校要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安排、师资调整等各个环节。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要重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创意创业的含义;要注重对学生创业品质的熏陶,培养学生树立不怕挫折、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要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适应竞争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重视对学生创业方法的指导,通过开展创业方案竞赛、创业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创业所必需的方法;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的指导,让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上,学校要充分考虑岗位创业人才的具体需求,要让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法律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交心理学、社交礼仪等学科知识的传授。学校还要充分地利用丰富的社会优秀资源,例如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在本校毕业的成功创业人士回学校了进行演讲或讲座,让学生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必备的心理准备,从而让学生在日后学习和岗位实习中更有针对性的去努力。

再次,学校还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要认识到培养创业培养高为创业者离不开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又能将创业思想、创业理念充分融入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除了不断的通过强化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之外,学校还要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构建,引进更多的成功企业家、科研人士、高校教师、政府官员等具有丰富,创业理念和经验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加入到高职院校“创业导师”的队伍中来。

最后,学校要积极改革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教育的评价模式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进行改革,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为目标,通过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并让学生在这一评价体系的激励下,让自己向着成为一名有责任心、创造性、事业心的高素质创业人才而努力。

2.2 教师真正把岗位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

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好坏。因此,岗位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评价标准、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地考察和评价学生,而不应该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高。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具体教学内容,灵活性地应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其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还要从本专业的特色出发,结合学生在日后岗位创业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完成岗位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积累和能量储备。

此外,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业文化的培养和灌输。通过不断的树立创业榜样、宣传创业文化,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价值观,使创业文化真正的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最终达到不断加强自身对创业知识理解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2.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习方法

学生只有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的用于实践中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才能体现出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地把握和利用学校为其提供的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的机会。一方面,充分得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以促进自身岗位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身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在返回学校后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日后的岗位创业奠定扎实基础。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创业教育形式,从岗位创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开拓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为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性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另外一方面,又有效地满足了社会不断发展、经济逐步转型、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等因素对创新型人才逐步提高的要求。因此,学校通过,不断的改变创业教育观念、构建合理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积极改革评价方式等途径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同时教师、学生个人也要积极转变教育和学习理念,促进自身创业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康晓玲.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09).

[2]刘亚敏.以岗位创业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1).

[3]邓世超,李中玉,刘孟秋,等.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实施及创业形势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02).

[4]贾显维.探索民办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网友世界,2014,(05).

[5]李林燕,杨秀琼.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