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研究

2017-01-07 11:15周扬帆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特点策略

周扬帆

摘 要: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高中热”得到持续升温,读五年制高职被视为成绩差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选择,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分数普遍很低,五年制高职的生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这给五年制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特点;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8.082

与其他类型的高职层次相比较,五年制高职被视为“管理难,教学难”。如何保证五年制高职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呢?这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其特点,找出造成“管理难,教学难”的原因,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活动。

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年龄集中在15-20岁左右,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但在心理上,正处在“断乳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成熟。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增长才干,丰富学识,提高社会竞争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在心理失去平衡,产生浮躁情绪。

1.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缺点

1.1.1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绝大部分五年制高职新生,文化课基础差,在初中时的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错别字连篇,分不清元素符号,甚至有的学生写不全26个英文字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对未来进行过规划,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来,不知道以后准备干什么,不知道以后靠什么生存等等。没有搞清楚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是“我自己要”读书,而是父母、教师“要我”读书。部分同学理论课不听讲,实验实训课不动手,作业不交,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找各种理由迟到、逃课、旷课。由于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加之高职的教学方式有别于初中,绝大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表现出了不适应,自觉、自主、自立、创造性学习的意识逐渐淡薄,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佳,学习行为不端,学习习惯不好等方面。

1.1.2 耐挫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看问题不成熟,比较片面,甚至容易走向极端。面对批评,不会从容对待,是非观念弱,不能承受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失望、自卑、哭闹、消沉、出走等,甚至,当情绪失控时,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处事不讲原则,交友不作选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做事缺少主见,自信心不强。无法正确处理进入新校园的冲突,如学习任务繁重与文化基础差的冲突,家庭经济困难与盲目攀比带来的高消费的冲突,制度管理严格与性情自由散漫的冲突等,社会适应能力差。

1.1.3 行为习惯不端,法制意识淡薄

五年制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差。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纪律观念不强,卫生习惯差等。正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别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在公共场所无端起哄,无故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喜欢结伙打群架,欺负低年级同学。部分学生喜欢搞“小团体”,与同寝室、同班级、同年级、同县域的同学结成同盟,称兄道弟。

1.2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优点

1.2.1 思想积极上进

大多数五年制高职学生上进心较强,具有集体荣誉感,对学校、班主任、老师交代的工作,能积极响应。

1.2.2 好奇心强,求新、求异、求变的愿望强

据调查,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能认真学习,希望能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肯定,求知欲较强,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自我表现欲较强,对院、系组织的各类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能积极加入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参与文艺汇演。喜欢参与社会实践,对技能实践、科技制作热情很高,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很感兴趣。

1.2.3 年龄小,可塑性强

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小,在思想、观念、性格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经常会因为一些人和事而感动,甚至热泪盈眶。基于此,他们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适当启发,是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出健康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学难、管理难的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因为年龄小,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弱,学习基础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

(2)社会因素。中学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模式,而高职院校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没有过多的束缚,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相对较多。面对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诱惑,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比吃、比穿、比玩,迟到、逃课,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乱花钱,沉醉于网吧,给管理带来难度。

(3)家庭因素。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其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从不关心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即使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告知其子女在学校违纪旷课,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时,却是得到家长的一再推脱,总是说有事不能来。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应吃好、玩好,从不在物质和经济上进行限制,而是尽量满足。学校被有的家长看作是看管孩子的地方,只要孩子不学坏,不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惯,能平安长身体就行,不在乎课程的成绩好坏。家庭与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不能形成合力。

(4)学校因素。这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对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形式的规律认识不够,引导和管理上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细致不系统。二是有的管理者认为五年制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于是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关怀。三是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估计过高,教学内容和进度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当部分同学听不懂,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产生厌学情绪。四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五是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生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不符合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实际基础,于是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六是各层次学生多样性管理的相互影响。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有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职等多层次的在校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不同,五年制高职学生容易受到部分学生不健康的思想和不端的行为的负面影响。

3 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积极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职业适应能力为本位,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2)管理方面。

①备优秀班主任。挑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老师担任五年制高职班的班主任。

②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善于设计自己未来人生的道路,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措施,充分发挥主动性,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保证在未来事业上取得更大的业绩。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部门,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筹划未来,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③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五年制的前两个学期,主要工作是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教育,包括遵纪守时、礼貌待人、爱护环境卫生等,可以借鉴企业中的“6S”标准,对学生进行教育。

④大力开展学生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如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如书法、摄影、绘画、球类、文学等社团,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激情。

⑤主动与家长沟通。新生入学时,学校有关人员应及时收集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将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借助信息化手段,如建立QQ群、微信群,方便随时随地与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平时表现情况、学习成绩,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⑥加强制度管理。坚持“以导为主、奖惩结合”的原则,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并且屡教不改的学生,要进行严肃处理。

(3)教学方面。

①教书,更育人。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要把“育人”的思想融入每一堂课中,在进行专业教学同时,坚持素质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坚决克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

②教法,要得当。五年制高职的大部分学生“喜欢热闹,坐不住”,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比较厌倦教师采用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故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课程的特色,可以将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演示模拟等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③校企,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学校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对口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工作情境中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调整改革教学内容和进度因材施教。真正开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调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④授鱼,不如授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拥有课堂言论的独裁者,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有限。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不如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能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4 结束语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一切为了学生,就应当一切从学生出发,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谈兴华,黄运祥,陈玉平.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3,(03):9-11.

[2]费真.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培养教育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04):27-28+44.

[3]吕立宁.关于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68-70.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特点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