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10 02:22李海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下位对角线矩形

李海艳●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225800)

浅谈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海艳●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225800)

新课改背景条件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被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笔者从高中数学教学角度,对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做了简单的论述.

有意义接受学习;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应用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属于一种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与结构的过程,学习的重心在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与程度,而学习的关键在于新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有意义学习使用的材料与原有的教学知识体系,是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的,能够改变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且可以影响新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新旧材料来改造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上位学习方法

上位学习是基于有意义学习中构建关系体系原则,将原有知识点与新的教学知识点,构建新的上位关系,通俗来讲上位学习是通过发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新的知识系统,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包括创设情境、问题引领、知识归纳、师生交流等.

2.下位学习方法

基于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其提出了下位学习法,可以理解成是金字塔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构建金字塔知识体系.其实在高中数学中,包含着许多下位关系.例如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等,这些知识点都存在这一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这一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迅速建立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巩固并拓展原有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效的下位学习能够使得学生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下位学习方案,将其应用到其他数学知识点或者其他学科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样在应用该教学方法时,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其他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学习.

譬如:在学习矩形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构建下位学习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采取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开展矩形知识教学活动,可以如以下流程:(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思考图1中,当α变化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短是否变化?如当∠α为锐角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否相等?或者当∠α为钝角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否相等?或者当∠α为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否相等?(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利用实物演示法,为学生演示∠α变化,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变化,最终总结出矩形性质: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四角均为直角;矩形对角线将其分为四个等腰三角形.(3)利用案例教学,布置问题:如图2所示,矩形ABCD中AC与BD的交点为E,∠AED=60°,边AD为6 cm,判断△AED的形状,以及对角线长度.学生利用矩形性质解题,由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可知AE=ED,又因为∠AED=60°,可得△AE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EA=AD=4 cm.根据矩形对角线平分的性质,可得AC=DB=2EA=12 cm,即对角线的长度为12 cm.(4)课堂总结与归纳:若平行四边形的个对角线相等,则平行四边形为矩形;若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为90°(直角),则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高中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点教学中,可以应用有意义学习理念,需要数学教师善于总结归纳与应用,结合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作用,而学生需要紧跟教师的思路,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接受学习法,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学习,而不能过于被动.这还需要数学教师组织好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真正地掌握教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接受学习,是教育者研究的重点,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1]蒋学聪.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01).

[2]马富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学周刊,2015(02).

G632

B

1008-0333(2016)36-0006-01

猜你喜欢
下位对角线矩形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化归矩形证直角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景洪电厂监控系统下位机数据传输网络改造
围观党“下位”,吐槽帝“登基”
边、角、对角线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看四边形对角线的“气质”
数学题
CAN总线并发通信时下位机应用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