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习题,充分练出实效

2017-01-10 01:3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练习题勾股定理中位数

沈 超●

江苏省高邮市卸甲初级中学 (225644)



精心设计习题,充分练出实效

沈 超●

江苏省高邮市卸甲初级中学 (225644)

数学习题练习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巩固、反馈、训练、延伸、再认知的有效教学行为之一.而做习题练习往往又易与题海战术同日而语.其实不然,教师如果精心设计习题的话,学生肯定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升,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践的.

习题;精神;实效;充足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而数学练习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教学手段,它的有效运用,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巩固分析.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习题,充分发挥习题的功效,借助习题发展学生各方面才能,练出实效.

一、设计应用练习,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内容,也并不是理解掌握了即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便是能够应用于生活实际,利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练习,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从生活选材,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如图是一个楼梯,高为3米,斜坡长为5米,现在想要在这个楼梯的表面铺上地毯,你帮大家计算一下需要多少米的地毯.对于这一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到很兴奋,都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快学生们便陷入到思考中.首先,将题中的数据标记到图中,然后开始观察分析.有学生发现这些楼梯构成了一个个小直角三角形,其中这些小直角三角形的各个边经过平移,将会构成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也就是图中的三角形ABC,学生发现实际上只需要求出边AC和边BC的和即可,而题中只给出了BC和AB的边.于是,学生想到了课上所学的勾股定理,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出AC的长为4米,并得出最后所需地毯的总长度3+4=7(米).学生在得到最后结果后,非常有成就感,对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感兴趣.

二、设计层次练习,注重学习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定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思考.基于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重其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吸收,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

课堂练习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分层练习,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理解的过程中,这样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知识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记忆得更深刻.

三、设计开放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题,以更好地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数据在我们周围”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中位数、众数等知识内容有了很好的认识后,选择让学生做练习巩固.在涉及练习时,教师另辟蹊径,大胆创新,打破以往固定的练习模式,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较为开放的练习题:如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部分奖牌榜,请你根据表格中的这些数据,设计一道有关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练习题.

国家金银铜中国512128美国363836俄罗斯232128英国191315德国161015

学生们在教师给出任务后,立即投身于思考中,都主动思考,大胆创新.这时,有学生设计出一道练习题:在这五个国家中的金牌获得的数量中,中位数是多少?众数又是多少?还有学生想到:请设计出所有国家的奖牌总数的一个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中标出这些奖牌总数中的众数以及中位数.……学生们就这样结合自己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大胆地创新思考,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练习题.之后,教师又让学生自己解出自己所设计的练习题,并互相探讨.

总之,数学练习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非凡.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数学练习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一学习资源,不断创新、优化为学生设计的练习题,实现每一道练习的价值,让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与发展.

[1]林森.对教育家的多维认知[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2]顾明远.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4)

G632

B

1008-0333(2016)35-0028-01

猜你喜欢
练习题勾股定理中位数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