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2017-01-11 19:55韩婷婷
未来英才 2016年16期
关键词:运用措施初中语文教学

韩婷婷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是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创新, 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落实途径, 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长足发展,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本文探讨了分层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分层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措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布置分层和课外辅导分层,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秀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学困生不动的局面,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生最佳的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有效参与度,从而实现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深入分析学生基础,执行差异性教学计划

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既来自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方面的客观实际,也与学生态度、情感等因素有关。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状况脱节,必然导致水土不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基础状况入手,提高教学计划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基础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知识点测试、能力过关考核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际状况,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详实数据。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对他们语文学习滞后的原因进行归类,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形成单独的印象标准,这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重要措施。

二、教学目标予以分层,保证语文教学针对性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因为自身能力发展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优秀生充满激情,中等生能够顺利接受,而学困生则会感到无比困难, 因此,对教学目标的调整事关整个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笔者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优秀生难度最大,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中等生立足教学计划要求,设置为中等难度,而学困生则降低要求,设置为基础性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层

首选,在分析学生基础、学习潜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达到最基本的目标即可,对于学有余力的则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探讨提高性问题。做到“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其次,对于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同样针对全体学生,此类知识数量最多,属于基础知识;第二层针对大多数学生,数量适当,属于应用型知识;第三层针对少数尖子学生,属于提高型、发散型知识,知识点数量较少。对教学内容如此分层,将知识的难易与多少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达到了供与需的平衡,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四、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体现分层原则

教学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回答问题,能够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在回答出教师的提问之后,内心会提高满足感等积极情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但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冷场,而对于中高层学生而言,没有难度的回答则会钝化学生思维,无法有效激发学习探究欲望。所以,在教学提问上,一定要分层设计,要深人研究分析教材以及教学要求,将其中具有启发引导价值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成为中高层学生回答的问题,借助于他们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点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还要针对中低层学生群体,尤其是学困生群体,则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适中或者较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之中穿插使用,尽可能地将每一个层面的学生“ 动”起来,使之全身心投人到语文学习之中。

五、作业及考试难度要合理分层

教学目标体现了分层原则,与之相对应的练习以及考试难度等方面,也应当体现相应的原则。作业布置环节,对于学困生应当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及降低作业难度系数,保证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否则过难的内容不仅脱离低层学生的理解与接收基础,同时也会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四在考试环节,教师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改进,一种就是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简称为AB卷,对于低层学生选用难度稍微降低的类型,有助于他们增强积极情感,取得较为满意的卷面成绩。另一种方式就是采取同一张试卷不同范围要求的方式,可以选定部分内容对低层学生不做要求。

六、教学评价注重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分层的目标、意义、价值,使他们正确对待分层要求与分层考核,积极支持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其次,教师要始终将积极情感的营造作为重要抓手,发挥表扬激励促进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增强成功、满足等情感。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进行激励表扬之处,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优秀生和学困生表扬激励的标准应当体现差异,优秀生在实现了难点突破之后予以表扬,而学困生只要有了进步就应当表扬,通过激励评价让学困生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让学困生尽快走出自卑封闭的心理,有效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提高实际学习效果,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总之,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有选择,通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实践,其形式与内容比较不断丰富成熟,最终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李丽.语文阅读的分层教学之我见[J]. 中学课程资源. 2015(12).

[2] 路海杰.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3] 李倩. 博兴县乐安实验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D]. 延边大学 2014.

[4] 梁崇坤.浅析中学语文课堂实施分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6).

猜你喜欢
运用措施初中语文教学
试分析高职教育管理中耗散结构理论的运用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