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阅读感悟创新

2017-01-12 01:02陈兆萍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陈兆萍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媒体已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得到普及。人们也日益开始在教学课堂内青睐起现代教育技术来。但必须引起人们去思考的是,滥用而不巧用现代教育媒体对教学课堂也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关键词】巧妙运用;阅读教学;创新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自现代教育媒体进课堂以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现代媒体的运用,以不运用现代媒体实施教学而一票否决的要求推进着现代媒体的使用。一线工作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比较理想地活跃着课堂教学气氛,学生感悟的创新。但凡事过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冷静思考多媒体运用的关系处理不好,课堂教学的结果怎样?也不会完全意义上好到哪里去。语文教学不能误入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一、巧用多媒体,须巧在适“时”

人们都可以这样去说,只要运用于教学课堂的多媒体,都应当是比较适时的,其实并不能这样去理解和看待。平时,无论是自身的教学课堂还是进入伙伴所欣赏到的教学课堂,总感到课堂上说运用着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可就是辅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有时还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样的辅助教学有其必要吗?私下揣摩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是如此多媒体的运用也是完全不需要的。如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悟,我们一味地以磁带的播放去达成阅读感悟的促进效果。可从真学课堂构建去思考,用磁带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能够在聆听中进行思考的并不是很多,就是磁带录音是那样的声情并茂,可小学生就是那样的不恭维,好多学生是耳听心不听。为什么学生对磁带播放就抱有如此态度?这当从语文学科课程特点去思考,语文课程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去自己多读,对于磁带的播放,不是堂堂课都去运用;对于磁带的播放也不应当经常性的重复。所以,就磁带的播放还应当是适时一点好,该出手时就出手。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般不多运用磁带的播放,而是多让学生自己去读,在学生不能读好的前提下,以教师的范读去代替磁带的播放。以教师自身的范读去影响学生其效果仍然比较好,因为教师在范读时能够比较理想地传达着情感丰富的空间语言,学生在接受着教师丰富甚至相当幽默的情感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比较理想地进入阅读感悟的境界,甚至是创新阅读感悟的境界。

二、巧用多媒体,须巧在适“度”

平时的阅读教学一般的老师都喜欢将文本内容比较简单地再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随着电子白板一段一段地进行着阅读感悟;也有的将一些叙事性的文本内容多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达到直观形象感悟的效果。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近乎不要去看纸质文本的任何内容。如此,看来学生的阅读感悟似乎就是那样的形象化,感悟的效果也许比较显著起来。但我们也必须去做出这样的思考,学生的学习思维多从直观形象思维向着逻辑思维去过渡的,如果老是这样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那学生的逻辑思维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应当充分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篇目目,其语言形象生动的篇目不乏其数,小学生则完全可以凭借形象的语言进行思维,我们无须去比较泛化地将文本内容再现化。其实比较泛化地运用多媒体,有时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直接抓住文本去阅读感悟的时间。再者,我们可以做出这样比较深入的思考,如果多以多媒体去促使学生阅读感悟,那必然会产生学生阅读感悟的依赖性,形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只读不思的惰性。因此,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为了巧用多媒体,必须建立在使用的适度上。在平时,坚持少用不去多用,能够不用坚决不用,在比较理想地钻研教材和学习的基础上,确定多媒体运用的具体内容、时间,比较恰到好处地促进着学生阅读感悟的高效。如教学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笔者将相关诗句制作成比较形象的课件,让学生去欣赏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相关细节,比较好地感悟到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须巧在适“文”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涵盖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也都以极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不是简单地将教材文本去进行罗列,而是精心地围绕相关主题将近乎同一主题中心思想内容组合在一起,便于集中进行学生情操的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需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一定的思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比较有意义地决定着其教学必须思考文本之文学和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平时的教学,我们较多地让学生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也产生许多理想的感悟。但在相关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也还有许多比较难以顺利、迅速地解决的阅读感悟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来予以适度地帮忙,当然也完全需要与文本内容的相适应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匹配上。如教学相关的古诗和叙事性文本,我们都需要运用相关的音乐渲染阅读感悟的气氛,但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产生气氛渲染效果的,如果乐曲选择不当,也还完全可能将学生引入阅读感悟的误区。这也让我们感到:运用乐曲去渲染课堂气氛,不宜选用比较完整的乐曲,最为理想的是截取其中的一部分。如教学《船长》一文,课文的第二节描写着“诺曼底”号大轮船遇险的万分危急,我们就可以选择电影《泰坦尼克号》电影当中的曲调,比较现实地渲染大轮船遇险时万分危急的气氛,让学生不仅仅产生万分危急之感,更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产生正确的感悟。

总而言之,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需要我们做出更为广泛而又深入的思考。作为处于新课程实施关键阶段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穷尽自己的思维,以获取最大化的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阅读感悟创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吉林.田野上的花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