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气与性之辨

2017-01-14 14:56刘珊王永春王加锋滕佳林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7期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四性药性

刘珊,王永春,王加锋,滕佳林*

(1.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中药文化·

中药的气与性之辨

刘珊1,王永春2,王加锋3,滕佳林3*

(1.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主要用以反映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和特征,这是狭义的药性,古代称“四气”,现代通常称“四性”。然而在梳理历代本草文献过程中,发现诸多关于中药的“四气”与“四性”概念不符之处,因而进行探讨与总结。

中药;四气;四性

四气理论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其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的序录,“药有酸、咸、甘、苦、辛,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性之说肇始于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言:“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其序列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则于义方允。”由于历史的演变和人们的普遍接受,现多认为两者含义相同,都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但“气”与“性”是有明显差异的,有着不同的含义。

1 “四气”说的历史源流与范畴

“四气”作为中药药理术语,其出处明确,含义鲜明,本无任何歧义。该术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论中,其内容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这一学说的出现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普遍被人们接受,至今仍被各种中药专著和教材沿用。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有异议,认为《神农本草经》的原书早已亡佚,现在所刊行的版本都是后人从《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政类本草》、《大观本草》、《本草纲目》以及大型类书如《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文献中辑复的[1],在辑复的过程中难免有失原意,因此把《神农本草经》作为“四气”理论的最早来源有失准确性。

气,在古代哲学中系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2]。因此,食物和药物亦不例外,也是由气构成,而且在很多医学典籍中,“气”与“味”常同时提及,用来代指食物和药物中的精华物质,所以药物的“寒、热、温、凉”被称为“四气”,跟“气”的原始内涵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显然气的概念要远远大于“四气”的概念。

寒热温凉本来是对四时气候特点的概括。《周礼·天官冢宰下·食医》曰:“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郑玄注曰:“饭宜温,羹宜热,酱宜凉,饮宜寒,和寒、热、温、凉,通四时为言。”实践证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受相应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5]。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在内的早期中医药理论,在认识上多采用“援物比类”的方法,将寒、热、温、凉四季气候的变化与药物的作用及所含精微物质相联系,形成“四气”学说[5]。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药性合四时论》提到:“以四时之气为喻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其意为:药性之分寒热温凉,是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特征来作比喻的[3]。所以,将寒热温凉称之为“四气”是非常符合中医理论思想的。陈藏器也提出:“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之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寒,面热。”而药食同源,可见药物“四气”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学专著认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由天气差异引起的。正如《神农本草经疏·原本药性气味生成指归》所载:“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春气升而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长夏之气化;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冬气沉而藏。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

依据中医学理论,气是世界的本源,食物与药物也是由气构成,可代指其中的精微物质。由此可推知,“气”概括了药食之中物质的若干性质,而不仅仅是“寒、热、温、凉”这四种药性。现行《中药学》将四气概括为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将其定性为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的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6]。对于这一从临床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定性观点,虽然被多数医家接受,但是并没有把四气理论与功效清晰的区分开来,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所起到的临床功效不尽相同,可见它还是个模糊的理论。药性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除了四气理论之外还出现了“三性说”和“五气说”,这两种观点均将“平性”列于其中,而“三性说”更在寒性与温性之下设大寒、微寒(凉)、大热、温、微温以进一步区分寒与热的等级,历代本草文献对此多有记载,比如多称附子大热而石膏大寒。依据寇宗奭的理论,“气”应指的是香臭腥燥之气,不应与“性”相混淆。根据本草文献所载,香、臭、腥、燥之气也属于四气理论的范畴,如《证类本草》对天门冬的描述中载:“其生高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上”。

由此可见,四气的概念包括定性、定量、抽象和逐级划分的内容,其中四气之“气”①是指药性而言,以区别中医理论中气的其它涵义。②气是药食之精微物质。③指香臭腥臊之气[4]。

2 “四性”说的确立与含义

对于目前的学术领域来讲,四气与四性是混称并用的,然而四性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占据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地位始于宋金元时期。“四性”说的正式提出可见于宋代《圣济经》云:“物有气臭,有性味。”将“气”看作鼻嗅的“气味”,把标识中药性能的“气味”改为“性味”,但并没有相关的深入论述[5]。同时期的寇宗奭在《本草衍义》曰:“序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今详之: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性…论其四气,则是香、臭、燥、腥,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如此则方可以气言之,其序例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则于义方允。”开始明确对“四气”与“四性”加以区别,认为寒热温凉应是指中药四性属性而言。他的主张对于明了“性”与“气”的关系,避免“气”的含义分歧,非常重要,其观点并非完全正确,未言及“气”与“性”的物质基础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可能难以得到诸医家的认同,但此观点标新立异,也是一种创新,对于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中药四性理论上有了突破。至明清,中药四性理论是完善确立的时期,李时珍对寇氏学说采取了折衷的态度。《本草纲目》言:“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姑从旧尔。”李时珍所言不虚,这正是当时情况的描述,提出与药学经典不相符的理论令多数医家难以信服,《本草纲目》作为当时的巨著也不敢对此妄下结论,而是采取折衷的态度,自此“四气”与“四性”混称并用,沿袭至今,对于四性理论的应用而言确定“四性”指代寒、热、温、凉四种药物属性是没有异议的。

3 四气与四性的差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食物和药物均不例外,可代指食物和药物中的精微物质,显然这概括了物质的若干作用。《圣济经》云:“形气者,性味之本;性味者,形气之末。工之审剂,齐其末而不知其本,故专性味而失气体之求。”指明了“气”与“性”即物质基础与性能表现的本末关系。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主张分论“气”、“性”,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将寒热温凉明确为药物的四性,这也掀起了后世医家对于“四气”与“四性”的概念不同认识[4]。李时珍则认为“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言气味,卒难改易,姑从旧尔”。从其观点来看“气即性”的药性理论说法欠妥,然此理论沿革已久,自《素问》以来即如此,不容易改变,只好沿其旧说,主张仍以“气”相称为宜。对于寇氏的观点,《本草经考注·序录》中反驳曰:“凡药物五味之外别有此四气,气即是性也,与香臭腥臊之气不相涉。而寇氏以香臭之气为之解,而谓《神农本草经》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妄断不足据也”。前面也提及《神农本草经》早已亡佚,现存乃后世辑录,盲目的将其改为“气”或“性”都有不妥之处。在现行《中药学》教材中 “四气”只出现在了总论当中,单味药均称“性”。由此“气”、“性”的概念与范畴的不同可以看出,四气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其内容涵盖了四性,四性是指药物具体的寒热性质,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四气”与“四性”的混用不能称之为错误。但毕竟四气的概念远远大于四性,故教材中总称药物之寒、热、温、凉称为四气,于每味具体药物则以寒、热、温、凉四种药物性能为具体标注。当然对于四性来说,除了可指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不仅可言某药性热、性寒之类,还可以称某药性缓、性急,性燥、性润,性走、性守,性升、性降,等等[3]。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气”与“性”的差别是可以区分的,虽然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四气”与“四性”的混用,并认为其具有合理性,但它们的混用是有区别而非无节制的。从概念与内涵来看,“四气”的范畴大于“四性”的涵义,既包含“四性”的寒、热、温、凉之意,也可代指中药中的精微物质及香臭之气,故“四气”与“四性”的混称并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依据的,但将中药文献中记载的“四气”说,统一规划为“四性”说是难以服众的。从对四气的研究可以看出,四气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其中包括了定性的概念、逐级划分的概念、定量的概念、抽象的概念,四气之“气”是精微物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于四气的认识。要正确、全面地认识中药四气,笔者认为应从其固有性、准确性、特殊性、灵活性等四个方面来理解,这也是药物临床运用时具体功效的体现,既不失药物固有的客观疗效,又可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同时兼顾特殊中药及灵活运用。从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影响中药四气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四气形成过程中多元化的依据造成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象”思维的哲学理念;二是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理解其源流与影响因素,均有利于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1] 马小鑫,李宇航.中药四气记载年代考[J].中医杂志,2011,52(17):1522-1524.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

[3]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上卷:67.

[4] 康欢.中药四气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D].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5-7.

[5] 王鹏,王振国.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述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5-7.

[6] 高学敏.中药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

DistinguishbetweenQiandPropertiesofChineseHerbs

LIU Shan1,WANGYongchun2,WANGJiafeng3,TENGJialin3*

(1.JinanCenterforFoodandDrugControl,Jinan250102,China;2.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001,China;3.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The cold,hot,warm and the cool of Chinese herb are used to reflect its nature and feature who can influenc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excess or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 in human body.This is drug properties in narrow sense,called “Si Qi” in ancient time,“Si Xing” nowadays.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cient literature,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Si Qi” and “Si Xing” has a lot of differenc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ir exploration and summarize.

Chinese Herbs;Si Qi;Si Xing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课题 (编号:2007CB512601)

] 滕佳林,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中药及复方药理研究;Tel:0531-89628609,E-mail:sd.jia@163.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7.7.028

2017-05-19)

*[

猜你喜欢
神农本草经四性药性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要注意“四性”
摘录《神农本草经读》(二)
摘录《神农本草经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