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格勒人

2017-01-14 06:32王欢
当代工人(B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王欢宰客格勒

文/王欢

沈阳格勒人

文/王欢

杨奕的首次创业不了了之,最后一节3D打印课上完,他决定重新找工作。

2016年初,我策划选题《盼暖》,采访了刚刚拿到一笔可观失业补偿金,踌躇满志准备创业的80后杨奕。一年终了,这场袭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寒流依然纠缠,市场不见转暖,杨奕也疲惫不堪,他更多的时间用来照顾不足周岁的宝宝,原本换房子的计划也搁置了,“幸好我爸妈和媳妇爸妈都有退休金,他们都成我老板了,差不多按月给我开工资。再这么下去,我看我要抑郁了。”

杨奕没有花心思做简历。沈阳不像北上广,大公司多,雪花式撒简历,总能得到回应。这个尴尬的年龄段,再找单位上班恐怕只能靠熟人介绍,加上好多企业都是“老人”的天下,没根没梢地进去,立足很难。“如果你有路子,帮我推荐一下。”告别时,杨奕很认真地跟我说了这样一句。

跟我说这句话的,还有老家的一个亲戚,他的儿子叫我姑姑,抚顺一所不太知名大学的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不高,在沈阳找个国企上班就行。我说现在国企不行啊,亲戚不信,说再不济也是大国企,还差养活一个大学生?我真是无能为力,后来听说亲戚有个可靠的关系在银行系统,他的儿子被送进了银行,跨专业就业了。

年初时,沈阳某制造企业的工人已经深感企业所处困境了,抢订单,抢合同,就盼着东山再起。结果,合同周期一再压缩。原来制造一台机组的周期是七八个月,现在四五个月就得交付,有的甚至不到两个月就得交货。工人说,明知有问题,这种合同也得签,不签就是等死。短周期制造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一旦质量出了问题,可能失去更多的市场。“不管了,先保住当下的饭碗再说吧。”工人摇头叹气。

宫享冰的文章《沈阳格勒没有什么新闻》,可窥见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寂寞、焦虑,他形容“沈阳格勒似乎是一座懒得再参与任何热点的城市”,而见过大风大浪的沈阳格勒人是达观的,都有一种看开的淡然态度,用“混”字来指代生命和时间的流失。

这一年,沈阳格勒还是有个头条的——国足12强赛,对阵伊朗,赛后沈阳地铁公交停运,黑车10倍价格宰客。或许这说明了为什么沈阳格勒没有新闻,也解释了沈阳格勒人所盼望的暖为何迟迟不到……

猜你喜欢
王欢宰客格勒
莫日格勒河情歌
复仇记
王欢作品
王欢国画作品选
莫日格勒河
封面摄影:罗马
安达
“宰客”现象下关于消费者知情权保障问题的研究
“宰客门”背后的思考
日本消费者被“宰”可以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