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体会

2017-01-15 08:46靖翠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靖翠英

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体会

靖翠英

目的 观察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40例异位妊娠及异位妊娠术后出现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 采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为90%, 其中有4例患者由于没有坚持继续保守治疗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的第4天及第7天可能因为药物的刺激,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附件区包块变化不一定明显, 第8天后出现明显下降。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效。保守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降低了治疗费用, 满足了患者的心理, 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是一种简便、易行, 值得推广的方法。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效果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 最常见的为输卵管的原因占95%左右, 属于妇科常见的急腹症,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 会引发腹腔出血, 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治疗上, 常常采用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 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人们逐步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杀胚治疗异位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其用药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本文选择4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2月在本院保守治疗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 停经时间为35~62 d, 初次妊娠4例, 多次异位妊娠2例; 彩超查血HCG<3000 IU/L, 附件区包块直径<5 cm,肝肾功能无异常;无用药禁忌证。有2例患者因为第二次患异位妊娠血HCG达4700 IU/L, 坚持用药物保守治疗获得了成功。

1. 2 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 如妇科B超、三大常规、检测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HCG、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 无药物禁忌证后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交代密切注意腹痛情况, 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随时做好急诊的手术准备。所有患者均予以抗生素及止血药输液治疗3 d。予以甲氨蝶呤(MTX)75 mg, i.m., s.t.;米非司酮50 mg, b.i.d., p.o., 及中药制剂(当归、丹参、桃仁、赤芍、乳香、没药各15 g;川断6 g, 木香、红花、红芚、败酱草、升麻各10 g;附件区有包块者加用三棱6 g, 莪术6 g)。用药第4天、第7天、第10天分别查血HCG、彩超, 一直随访到血HCG正常。

2 结果

2. 1 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为90%。用药的第4天复查血HCG, 下降不一定明显, 可能因药物的刺激部分患者甚至稍微升高;第4天予以重复给药。第7天复查血HCG部分患者稍微有点下降, 彩超复查附件区包块无明显缩小, 部分患者甚至因为胚胎的死亡引起包块内出血,使包块稍微增大。第8天开始必要时继续加用米非司酮及中药制剂, 然后复查的血HCG才逐渐明显下降。如果附件区有包块的患者可以只服用中药。本院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为不能继续坚持配合治疗, 与用药的第4天复查血HCG下降不明显或包块没有缩小反而长大而失去继续保守治疗的信心而选择了手术。术中发现均为输卵管妊娠流产。

2. 2 3例系彩超疑诊为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由于该部位异位妊娠破裂较晚, 首先予以甲氨蝶呤75 mg, i.m., 及米非司酮50 mg, b.i.d., p.o., 3 d, 用药后4 d左右使病灶局限, 再实施手术时发现包块局限突向外侧宫角处。需要行局部切开取胚术。避免了以往的宫角的楔形切除手术, 保留了子宫及输卵管的正常形态。

3 讨论

3. 1 异位妊娠的病因 异位妊娠的病因主要是输卵管的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周围炎、盆腔结核等原因使输卵管与周围粘连, 输卵管宫腔通畅不佳, 阻碍了受精卵的正常运行, 使发育到桑椹胚的有着床能力的受精卵就近种植。由于流产、阴道炎等病变的上行感染, 使输卵管内的纤毛受损, 活动异常, 输卵管的发育异常如过长或过短, 都不能及时的将受精卵及时的输送到宫腔着床引起异位妊娠[1-3]。

3. 2 异位妊娠的症状 异位妊娠的症状主要是停经或阴道淋漓出血或者下腹部疼痛。由于辅助检查的开展, 特别是开展血HCG的检查, 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明显的提高。区别于以前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了腹腔大量的内出血甚至休克才到医院就诊。

3. 3 由于现在环境、食品的污染, 临床上胚胎停止发育、胎儿畸形率、死胎率明显增加;无痛流产及药物流产的开展,使未婚者多次流产等原因, 引起子宫及输卵管等病变[4];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引起内分泌的异常;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广泛开展, 使不孕症、不育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保护输卵管的功能, 保留生殖能力, 减轻异位妊娠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 异位妊娠药物杀胚的需要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保守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推广[5]。

3. 4 药物杀胚的适应证 除了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以在血HCG<4300 IU/L外。①未破裂的异位妊娠;②血HCG<2000 IU/L, 包块直径<4.0 cm;③无明显的内出血;④无药物禁忌证;⑤无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均为药物杀胚的适应证[6]。

3. 5 保守治疗的作用 ①甲氨蝶呤是一种细胞毒性的抗癌药物, 主要是通过占据二氢叶酸的活性还原部位, 阻断胸腺嘧啶、嘌呤环、核营酸正常的合成过程, 抑制细胞、DNA/ RNA的合成, 使胚胎滋养细胞的分裂受阻, 导致其增殖失败[7], 最后使绒毛、胎盘变性坏死, 胚胎停止发育, 最终死亡。由于药物的剂量小, 不会给人体造成不良后果, 是一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好的药物;②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的拮抗剂, 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 主要用于流产;③中医学认为, 异位妊娠属于“少腹血瘀证”, 少腹瘀滞, 胞脉通而不畅, 孕卵不能及时移行于胞宫而在输卵管内发育, 以致胀破脉络, 阴血内溢于少腹, 发生血瘀、血虚等一系列证候。治疗上以活血化瘀、杀胚消瘕为原则。目前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沿用已久, 有效、安全、应用广泛。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为破血药, 均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并配以紫草杀胚的功能、中药的活血化瘀作用, 促进了胚胎的死亡及包块的吸收, 对于输卵管炎同样有治疗作用[8,9]。

3. 6 保守治疗的优点 服用药物来杀死异位妊娠的胚胎组织, 达到既治愈了异位妊娠又保留了输卵管及子宫正常形态的目的, 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痛苦及减少了手术及麻醉的费用,疗效安全可靠, 充分的保证了患者生育功能, 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简单易行, 是一种容易且值得推广的方法[10]。

临床上, 选择合适的病例予以用药物保守治疗时, 一定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告知用药后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密切注意腹痛情况, 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随时做好急诊的手术准备。并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药物杀胚胎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无明显腹痛、在用药的第4天及第7天复查血HCG可能下降的不明显, 附件区包块可能无明显变化, 有时可能会出现增大的现象, 只要没有明显的增加就说明保守治疗有效。

[1]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51.

[2] 邵温群, 杨小福.不同剂量氨甲喋呤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0, 3(17):38.

[3] 许爱平. 中医药在保守治疗宫外孕中发挥作用的临床分析. 中国民间疗法, 2016, 24(2):60-61.

[4] 曾美玉, 袁浩雄.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医学信息, 2013, 26(6):125.

[5] 陈雅萍.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0例疗效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18):2278-2279.

[6] 张维光.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63例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22(14):229.

[7] 高韶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2):191-192.

[8] 周丽萍, 冼晓慧, 龚景美.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7):71-72.

[9] 臧淑娴.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63例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6):560-561.

[10] 石玫.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40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5):104-1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72

2017-03-23]

221011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和体内过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香油消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