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2017-01-16 04:23杨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汀组帕罗西耶鲁

杨妍

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三科

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杨妍

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三科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强迫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米帕明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强迫症治疗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氯米帕明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帕罗西汀每天服用的剂量更少,给药简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帕罗西汀;氯米帕明;强迫症;疗效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患者主观认为行为不正确,但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工作和学习。传统对于强迫症多采用氯米帕明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耐受性低下,治疗依从性差。目前,新型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的出现为强迫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1]。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30例。帕罗西汀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28.12±2.17)岁;发病时间1~12年,平均(6.22±0.29)年。氯米帕明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4岁,平均(28.15±2.43)岁;发病时间1~12年,平均(6.25±0.3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强迫症诊断标准,无本研究药物禁忌,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者药物洗脱期为1周。氯米帕明组初始剂量是50 mg/d,在2周之内治疗剂量增加至150~350 mg/d,平均剂量为(220±30)mg/d。帕罗西汀组初始剂量是10 mg/d,在2周之内治疗剂量增加至40~60 mg/d,平均剂量为(40±10)mg/d。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他精神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个别出现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可给予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口服。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强迫症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判定标准基本治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减分率≥74%。显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减分率≥50%。有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减分率≥25%。无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减分率<25%。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氯米帕明组基本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29/30);帕罗西汀组基本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29/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2.2 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前,帕罗西汀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9.13±1.22)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18.32±4.72)分;与氯米帕明组的(18.13±4.76)分和(19.18±1.21)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1、0.724,P>0.05);干预后,帕罗西汀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8.51±0.59)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10.24±0.21)分;优于氯米帕明组的(9.22±0.34)分和(10.21±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4、5.924,P<0.05)。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氯米帕明组出现恶心3例、乏力4例、视物模糊3例、心悸2例;帕罗西汀组出现恶心1例、乏力1例,帕罗西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氯米帕明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4,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神经生化研究不断深入,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解释。多数研究认为,强迫症患者体内5-羟色胺功能异常和降低,且存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等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改变[3]。

传统治疗对于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三环类药物。氯米帕明为常见的三环类药物,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多项研究证实了氯米帕明的治疗效果,但氯米帕明用药剂量较大,副作用多,应用受限[4]。目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强迫症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5]。其中,以帕罗西汀为常见代表,其属于常见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之一,可对5-羟色胺再摄取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抑郁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其可有效治疗强迫症,治疗前后无肝功能和心电图明显变化,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在心血管不良反应、口干和嗜睡等不良反应方面低于氯米帕明,对机体不良影响小,可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有利于长期坚持治疗,改善临床症状[6]。

本研究显示,帕罗西汀组强迫症治疗总有效率和氯米帕明组相似,但帕罗西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米帕明组;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相近;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均较干预前改善。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帕罗西汀每天服用的剂量更少,给药简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褚文浩.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89-91.

[2] 向汉周.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2):39-40,43.

[3] 李新雯.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13.

[4] 孟宪军.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60例强迫症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34-35.

[5] 刘丽辉,刘思红,孙爱珍,等.国产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2):108-109.

[6] 冯婉霞,陈超,李春阳,等.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对强迫症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综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5-7.

Curative Effect of Paroxetine and Clomipr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Yang Yan(The Third Department of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Shenyang 110000, China)

Objective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roxetine and clomipr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MethodsThe study included 6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enyang from May. 2015 to March, 2017.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roxetine group and clomipramine group. The total curative rates, scores of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scores of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curative rates between paroxetine group and clomipramine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and the scores of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have improved by intervention (P<0.05).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es in paroxetine group (6.67%)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lomipramine group (40.00%) (P<0.05).ConclusionParoxetine and clomipramine have good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oreover, Paroxetine has some advantages, including low dose, simple administration, high safety,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Paroxetine; Clomipramin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Value comparison

R749.7

A

1672-7185(2017)10-0068-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10.025

2017-04-09)

猜你喜欢
汀组帕罗西耶鲁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帕罗西汀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