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1-16 05:40刘万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心脾养心有效率

刘万庆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归脾汤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万庆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分析归脾汤和柏子养心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2~9月诊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归脾汤和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归脾汤和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失眠症状改善好,睡眠质量得以提升,不良反应少,有着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归脾汤;柏子养心丸;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分析

失眠在中医治疗中属于“不麻”、“目不瞑”、“不得卧”等范畴,是当前临床上高发疾病,指的是无法正常进入睡眠,或者出现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表现为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或是睡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少眠多梦,白天困倦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每年大约有35%的人面临失眠疾病,严重影响了人正常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人体重要器官的衰竭,因此对于失眠症的治疗非常重要[1]。传统临床治疗多采用镇静类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治疗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中医治疗对失眠症有着一定的功效,比如归脾汤和柏子养心丸,本文对此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5年2~9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符合中医关于心脾两虚型诊断标准:患者情志失常、饮食下降、疲劳过度、体现等症状,主症为入睡困难、夜不能寐、睡眠较轻等,带有心悸、神疲、头晕恶心等症状,心脾两虚型患者面色少华,脉细无力等。患者患病时间在1个月以上,失眠症状较为突出,排除患者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具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在35~50岁,平均(43.6±0.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在24~52岁,平均(44.2±0.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可比。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2]进行治疗,归脾汤处方:当归10 g,白术10 g,远志8 g,炒黄芪15 g,茯苓10 g,龙眼肉10 g,人参8 g,熟地10 g,生姜10 g,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根据患者症状不同进行加味治疗,气血不足患者加用白芍5 g,阿胶10 g;胸闷患者加用苍术8 g、陈皮5 g、半夏12 g;柏子养心丸口服,每次服用6 g,1 d服用2次,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每晚睡前30 min服用1次,剂量为5 mg。

1.3 治疗效果评价:根据临床《中医疾病诊断标准》来制定本次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睡眠恢复正常,30 min即可入睡,其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睡眠治疗明显提升,可以在1 h内入睡,但晚间睡眠时间少于6 h,临床症状完全好转;无效: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分析了归脾汤和柏子养心丸用于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进行,计数资料用(n,%)表示,差异用卡方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 果

在本次研究后,研究组患者中有18例治疗显著,24例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著14例,治疗有效21例,治疗无效1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χ2=4.4056,P=0.0358,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3 讨 论

失眠疾病的发病与患者脏腑功能紊乱所导致,气血失常、阴阳失调等,故而患者无法得到正常的睡眠,中医辩证诊断患者心脾两虚。传统西医治疗多采用镇静、抗焦虑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出现药物耐受性等不良反应,因此综合治疗效果较差。中医治疗失眠症采用辩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心脾两虚型患者因为忧思过度等伤及心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补益心脾,镇静安神[3]。研究组患者采用了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患者恢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患者恢复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归脾汤中主要成分为黄芪、龙眼肉、人参、熟地等,黄芪能够益气补脾,龙眼肉养脾温肝,人参和白术能够补气甘温,与黄芪配伍能够提升益气补脾的效果。当归、熟地与龙眼肉配伍可以补充气血,茯苓宁神安心,甘草健脾补血,柏子养心丸能够养血安神,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共同发挥了健脾安神、益气补血的效果。

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中,采用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好,睡眠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1] 张军,翟春涛,闫建玲,等.归脾汤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6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4):1415-1417.

[2] 韩桂香.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30(6):10-15.

[3] 胡紫嫣,章健.归脾汤组成与心脾治法探讨[J].现代中医药,2015,25(5):23-26.

R256.23

B

1671-8194(2017)26-0195-01

猜你喜欢
心脾养心有效率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夏至养心喝“三茶”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夏季穴位养心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