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01-16 05: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肝素导管血液

佟 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佟 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目的 探析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22.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式。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1]。在血液透析中,深静脉置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已在临床中得到了普及推广,然而深静脉置管感染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对导管留置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还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预后[2]。为此,一定要重视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以此减少感染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研究,探析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41~77岁,平均为(59.3±5.8)岁;病程4~26年,平均为(11.4±5.6)年。干预组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43~76岁,平均为(58.9±5.7)岁;病程4~26年,平均为(11.5±5.1)年。通过对患者上述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即未专门针对导管感染、纤维鞘形成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留置导管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之前,对导管动静脉接头予以彻底消毒,之后铺设无菌巾,去除肝素帽后,抽取2 mL血液与肝素丢弃;之后回抽,当两侧管道血流顺畅之后,注入肝素,同时给予透析治疗。在完成透析治疗后,于无菌条件下将10 mL生理盐水注入导管动静脉端,进行加压冲洗。对官腔予以观察,明确是否存在血液,倘若未残留血液,可适当注入肝素,夹闭管路,移除注射器,将肝素帽封口。为了预防感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必须严格落实无菌原则[3]。②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后,均选择居家康复,且患者缺乏对医疗知识的了解,导致感染风险非常大。而通过健康教育的落实,能够增加患者风险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在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居家康复的注意事项,如防潮、防湿、防水灯;在无特殊情况的时候,不可用其他物品接触穿刺部位,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血液透析之前,需要对患者穿刺部位予以详细观察,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告知医师,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以免出现感染。③溶栓护理:通常而言,在临床治疗中,可用阿司匹林进行感染预防。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法、意义及价值,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以此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预防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导管感染,应马上给予溶栓治疗[4]。④治疗环境干预:维持血液透析室清洁、干净,并且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与运动计划,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治疗方案,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可靠保障。⑤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加之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导致其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治疗,有效加快患者康复[5]。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进行统计比较,探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把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9.0中,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感染发生率,且给予χ2检验,用(±s)的形式表示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且给予 检验,如果P<0.05,表示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对照组40例患者中,感染9例,发生率为22.5%;干预组40例患者中,感染1例,发生率为5.0%,统计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予以比较: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2.3±1.0)个月,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4.6±1.2)个月,统计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进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深静脉置管感染。为此,很多专家学者均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感染是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导管留置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6]。所以,为了减少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给予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

在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时候,必须坚持无菌原则,并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此加强导管护理、环境护理等,确保患者得以早日康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22.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7]十分相似,充分说明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式。

[1] 赵婷婷,戚佳,徐雅萍,等.预防术后深静脉置管患者血源性感染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2):127.

[2] 武凤玉.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4):289-291.

[3] 李秀丽.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双腔深静脉置管质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535-1536.

[4] 苏敏.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5-1706.

[5] 钟武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191-192.

[6] 程鹏宇.永久性深静脉留置管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17):102-102.

[7] 李君连.维持性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27(21):331-332.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52-02

猜你喜欢
肝素导管血液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