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7-01-16 05:40陈岩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医护胆囊腹腔镜

陈岩苏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探讨

陈岩苏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400)

目的 探析对腹腔镜下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展开系统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本院需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7例患者,在正确评估其各项病学资料前提下,对所选病例展开系统性的干预护理,评估护理成效并归纳有效、优质的医护服务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结束手术,护理期间并无严重的并发症状出现,都得以治愈后出院。总计65例对此次医护服务工作表示满意,占比97.01%(65/67)。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内实施整体化干预护理服务,能规避诸多手术高危风险,使切除手术顺利、有序地实施,效果较佳。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护理;效果

腹腔镜探视之下施行的胆囊切除手术,是以电视腹腔镜作为内置窥视器械而展开的一种外科临床治疗手段,此手术法的英文简写为“LC”[1]。为研究这种胆囊切除术的医护工作情况,本文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本院需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7例为对象,在正确评估其病学资料的条件下,对全部病例展开系统性的干预护理,评估护理成效并归纳有效、优质的医护服务经验,将本调研内容作以下阐述: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本院需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7例患者,入选病例接受影像学方面检查,并由医师遵循胆囊炎及有关疾病的权威诊疗标准实施病症鉴别。在评估其各项病学资料前提下,参照此次研究需求,对全部病例展开系统性的干预护理,当中有35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在25~68岁,平均是(50.3±12.57)岁,含有24例胆囊结石者、17例胆囊息肉者、14例胆囊占位性病变者、12例化脓性胆囊炎者。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强化干预护理:①增强心理疏导方面的干预力度。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规划心理干预的实施方案,将胆囊疾病发作机制、病症表现、手术流程、治疗优势等方面内容耐心讲解给患者,让其认识到腹腔镜下实施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而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自信心,提升遵从医疗工作的配合度。同时,注重消解患者术前的各种负性心理以及情绪,帮助其更好地接受后续医疗操作。②术前备皮和肠胃道膳食护理。手术之前,护士需为患者备皮,以备术中应急处理所用。胃肠道膳食方面的护理,于术前1 d实施“晚餐少食”,以口味清淡、流质食物为宜,开始手术前12 h不可进食,6 h禁饮水。

1.2.2 术中开展配合护理:患者接入手术室内以后,护士与之亲切交谈,帮助患者尽快稳定情绪,降低负性心理对术中操作的干扰性。辅助患者摆放躯体,选择适宜手术体位,并构建静脉输液路径,进而配合手术医师实施麻醉处理。手术流程中,巡回护士紧密探查各项生命体征的起伏、改变情况,若有异常浮动,马上告知主刀医师,规避手术医疗的风险性因素。

1.2.3 术后实施精细护理:①做好基础护理。麻醉还没清醒前,护士将患者头部移向一侧,并去掉枕头平卧。待意识清醒后6小时之后,再辅助患者调改成半卧体位,减小腹部伸张力,促使术口较快愈合。维持呼吸顺畅,密切关注各种体征起伏动态,注意清理呼吸气道内的分泌异物,规避窒息诱发因素。②引流管道看护。引流导管要予以妥善稳固,谨防受压、折叠、滑落及变形问题的出现,仔细查看引流液体的实际量、颜色及性状等,将异常变化及时传达给医师。当引流液体的颜色变成常规状态后,可移出引流导管。③精细护理术口。腹腔镜下的手术操作属微创性技术,术后通常不予以止痛药物,护士注重定时查看术口愈合状况,若有液体渗出,需有效进行清理,以防术口创面受到感染。④术后并发症的防护护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状有:

胆总管受损、胆囊损裂、电灼伤内脏、内脏穿刺性受损、皮下气肿、胆瘘及呕吐等,医护人员需结合并发症状的实际病征,实施具备针对性、个体性的防控治疗措施,同时维持患者呼吸气道的通畅程度,辅助开展深式呼吸练习,辅助排痰。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以免静脉出现炎症,提升预后康复质量。⑤术后膳食行为引导。因受到手术因素的干扰,患者于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及呕吐现象,待这些反应消除后,患者在手术6 h后进饮少许温开水,待12 h后能食用热量高的流质类食物,且不可食用产气量多的食物。

2 结 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结束手术,术中时间平均是(69.7±22.54)min,出血总量平均是(38.8±15.2)mL,排气时间平均是(1.1±0.5 )d,住院天数平均是(5.4±0.49)d。住院期间并无严重的并发症状出现,都得以治愈后出院。经调查评估知,67例患者中,总计65例对此次医护服务工作表示满意,占比97.01%。

3 讨 论

借助腹腔镜对胆囊疾病者施行手术切除治疗,是当前较为先进、科学的医疗手段。比起传统切除手术来讲,腹腔镜下胆囊手术具备较佳的美观修复性,这种手术不需划开较大切口,有助术后较快愈合创面,而伴随LC技术在外科临床中的普及运用,对于此手术方式医护研究也不断增多[2]。本文以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7例患者作为调研评估的对象,护理人员凭借熟练的护理技法,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整个围术期的护理事务当中,使医护服务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开展,提升了总体护理效果。

本次调研活动的结果指出,所有患者顺利结束手术,术中时间平均是(69.7±22.54)min,出血总量平均是(38.8±15.2)mL,排气时间平均是(1.1±0.5)d,住院天数平均是(5.4±0.49)d。住院期间并无严重的并发症状出现,都得以治愈后出院。总计65例对此次医护服务工作表示满意,占比97.01%。

综合以上所述,在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内实施科学化、整体化的干预护理服务,有助于规避诸多手术高危因素,使切除手术顺利、有序地进行,并能提升预后康复成效。

[1] 胡志雄,杨胜帮,李良成,等.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542-4543.

[2] 周卫忠,伍迎文,林坚清,等.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和次胆囊切除在复杂胆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3):3575-3578.

R473.6

B

1671-8194(2017)26-0273-02

猜你喜欢
医护胆囊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