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017-01-16 05:40李晓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水源饮用水饮水

李晓光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浅谈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李晓光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文章重点研究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情况,通过多个角度阐释了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因素。与此同时,针对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对策

1 农村饮用水的现状研究

1.1 关于农村饮用水情况的统计分析:对于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而言,其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样也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普及率是70%,中部地区是40%,而西部地区是40%,由此可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通常情况下,河水、井水与泉水都是农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并不需要采取净化方式就可以饮用。截止到2010年年底,国内仍然有三亿农村人口面临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1]。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农村地区采用的是饮水安全工程水井,但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很多水井已经弃用,还存在限时供水的问题。另外,该地区农村饮水的水缸及其他工具也存在污染的情况。

1.2 农村供水方式的分析:在农村供水中,供水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单村集中供水、自来水管网供水与分散式供水等。其中,集中式供水的方式指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供水,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因始终遵循投资少和收益多的基本原则,因而管道的管径不大。与此同时,因长期运行导致管道老化,所以,既有设施供水的能力难以满足用水的实际需求。而分散式供水的水源通常都是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应饮水的水源受到气候影响,难以确保供水的正常性,因而供水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 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因素解构

2.1 农民饮用水的安全意识薄弱:因农民自身知识不充足,没有正确认知水质安全的重要性,在其意识当中只要肉眼看不到水中的杂质就表明饮用水是干净的。与此同时,当前农村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对饮用水安全的了解并不深入。而且受到经济收入的限制,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创建了改水工程并且实现集中性的供水,却始终存在部分群众不情愿支付水费,不接受集中供水。

2.1.1 分散取水方式影响饮水安全:在农村地区,因取水的方式多种多样,所以,饮用水的水质以及卫生安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在没有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前始终都是分散取水[2]。但是,这种方式在水源方面是难以准确把握水质和卫生情况的。

2.1.2 水资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分散取水方面,水源主要包括两大种类:第一,地下水。这种水源很容易受到地表工业污水与农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严重的污染。第二,山泉水。这种水源虽然不容易受地表污水污染,但是却会受牛羊等牲畜粪便的污染,甚至还会大面积传播病虫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不给予分散取水这一方式的高度重视,则会直接危害其身心健康。

2.1.3 人畜共饮提高疾病传播概率:因农民自身的医学常识严重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牲畜饮水所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所以经常会出现人畜共饮的情况。特别是农村饮用水以山泉水为主要来源,人畜共饮的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类型的饮水方式,会导致水源被携带病菌与虫卵的牲畜粪便污染。若群众饮用被污染的水资源,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2.1.4 供水系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型水厂建设数量较多。但是,受到当时经济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与限制,很多农村地区的供水管网都采用的是普通的塑料管与水泥管。由于维护与管理力度不到位,管网老化程度严重,而管网的渗透率也随之提高,对供水的水质带来了直接的影响[3]。

3 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推进农村饮水质量的全面提升:如果条件允许,应当与地下水压采置换政策予以有效结合,通过城市自来水管网的延伸来进行供水,确保城乡统筹,并有效提高供水的质量。而针对与城市地区距离较远的情况,则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地理条件,对单村供水工程进行有效地整合,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规模化供水,为供水提供有力保障。如果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具有高氟性与高盐性的特征,则需要对既有设施进行升级与改造,采购消毒与降盐的设备,对于管网微生物以及水氟化物的超标问题予以及时地解决,提高水资源安全性。另外,可以在山区创建改造储水池,对供水条件予以合理地改进,以保证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3.2 全面宣传以强化农民自身饮用水安全意识:首先,应重视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使农民对安全饮用水的标准更加了解,掌握安全用水的方法。其次,增强农民对于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认知程度,使农民支持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但是,需要重视的就是在日常使用的时候需要主动对其进行维护。最后,全面推广节水治污方法以及技术,同时积极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有效增强农村饮用水安全性[4]。

3.3 构建饮用水质量监管体制和法规:第一,不断完善饮用水的质量监管体制,加大工业企业排污与治污执法监督的力度,进而从根本上杜绝饮用水污染问题的发生。第二,应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当确定出监测制度,通过定期地监测向农民公布最终的结果。第三,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与健全,进而严格规范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水质的安全性。

3.4 人畜分离饮水设施的构建:当地政府应当积极筹集专项资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改水工程作为主要出发点,创建人畜分离的饮水设施,有效地规避农民使用的饮用水被牲畜污染,增强饮水的安全性。另外,在思想层面,当地政府还应当积极组织专家与学者,在农村基层积极开展卫生知识的宣传与讲解,对农民群众进行积极的教育与引导,使农民可以正确地理解人畜共饮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其在思想层面更关注水源水质的安全性,确保饮水分离的自觉性。

3.5 全面建设集中供水管网并加大管理维护的力度:针对既有集中供水管网,当地政府应当积极组织技术工作人员开展评估工作,若管网仍存在利用的价值,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翻修并维护,重视对管网管理的力度,使得供水系统运转正常,更好地为农村群众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饮用水[5]。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应当以引资的途径,选择村镇中集中且条件良好的水源地,积极创建集中供水系统,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与放心的饮用水。

综上所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与群众身体和生命安全存在直接的联系,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饮水机制应与时俱进,强化农民自身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并完善水质量的监管体系与法律法规,以保证农村饮用水的状况,提高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万志红,易思岑,马利多,等.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6(2):325.

[2] 何润良.武威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及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0):39-40.

[3] 闫怀宇,马广朋,张远,等.连云港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解决对策[J].南方农机,2015,46(8):69.

[4] 王福明,杨爽,徐丽姣,等.洱源县凤河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研究[J].广东经济,2016(12):285-286.

[5] 陈利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3):42.

R123

A

1671-8194(2017)26-0290-02

猜你喜欢
水源饮用水饮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简易饮水鸟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减塑”水站
饮水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