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2017-01-16 07:58孙德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管腔阑尾阑尾炎

孙德峰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孙德峰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直径>6 mm占95.2%,阑尾周围炎及邻近筋膜增厚78.6%,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9%,阑尾积液60.7%,这几项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阑尾解剖位置变异以回肠前位(36.9%),盲肠后位(27.4%),盆位(22.6%)为主。患者中共有16例患者发生阑尾穿孔。84例患者均发生病理改变。结论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对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可以进行有效预测,为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进行阑尾炎;多层螺旋CT;病理对照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传统诊断阑尾炎多采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查体和病史等方法。传统的急性阑尾炎确诊方法可以对多数阑尾炎患者进行有效确诊,但部分阑尾炎患者临床体征和典型特征不显著,通过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出来,通常会出现漏诊情况,耽误患者的治疗[1]。目前,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得到运用,通过扫描其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阑尾的病理变化,为阑尾炎的确诊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6.3±4.2)岁,患者发病时间4 h~3 d,平均发病时间(2.4±0.4)d。所有患者入院12 h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经CT检查后24 h内行阑尾切除术。

1.2 方法:CT扫描采用东芝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设定为螺距0.938、管电压120 kV、层厚3 mm、CT剂量指数12.6 mGy、管电流250 mA,剂量长度乘积600 mGy•cm,窗宽350、窗位50,扫描时间为11.4 s。扫描范围为耻骨联合到膈顶,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阑尾。CT检查完成后由放射科主治医师对CT征象进行分析,具体观察阑尾的位置、阑尾积液、阑尾腔内积气、阑尾周围肠壁增厚水肿、阑尾周围炎性及邻近筋膜增厚、直径、阑尾腔内外粪石、阑尾腔内游离气体、阑尾局部壁缺损、腹水、盆腔炎等。

1.3 CT分级标准。0级:管腔直径<6 mm,阑尾腔气体充盈或实性状;1级:管腔直径为6~7 mm,阑尾腔呈实性状,阑尾周围脂肪间隙较为清晰;2级:阑尾管腔直径>6 mm,阑尾腔呈实性状,阑尾周围无渗出,阑尾壁增厚;3级:阑尾周围有渗出改变,阑尾腔直径>6 mm,阑尾腔呈实性状;4级:管腔直径>6 mm,阑尾腔呈实性状,部分阑尾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阑尾周围有积液;5级:阑尾周围有炎性包块或脓肿。

2 结 果

2.1 多层螺旋CT征象: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直径>6 mm 80例(95.2%),阑尾周围炎及邻近筋膜增厚66例(78.6%),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68例(80.9%),阑尾积液51例(60.7%),这几项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阑尾解剖位置中处于回肠前位31例(36.9%),盲肠后位23例(27.4%),盆位19例(22.6%),其他位置例数较少。阑尾穿孔患者共16例(19.0%)。

2.2 多层螺旋CT分级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本次研究所选84例患者中均有阑尾生理改变发生,按照高层螺旋CT分级标准,1级、2级患者共49例(58.3%),未有阑尾穿孔发生;3级、4级、5级患者共35例(41.7%),阑尾穿孔患者24例。CT分级1级15例,病理改变为阑尾部分区域水肿和充血,2级34例,病理该病为单纯阑尾炎;3级17例,病理改变为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4级12例,病理改变为坏疽性或出血性阑尾炎,常伴有胃穿孔;5级6例,病理改变为阑尾炎性包块或脓肿。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急腹症,发病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疼痛。急性阑尾炎的发生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所导致。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来进行判定[2]。除了这些方法之外,MRI和B超在临床检查中也常备用到,但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MRI对结石和积气无法有效识别,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中未得到广泛运用。B超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具有的不足之处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受到肠气、解剖位置和周围肠管的影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3]。目前,临床中诊断急性阑尾炎经常用到螺旋CT薄层扫面方法,其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阑尾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信息,可以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阑尾的解剖位置对手术切口位置的确定有决定作用。本次研究中,解剖位置中处于回肠前位31例(36.9%),盲肠后位23例(27.4%),盆位19例(22.6%),其他位置例数较少。回肠前位阑尾患者的常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盆位阑尾能够刺激患者闭孔内肌或腰大肌,对直肠和膀胱也会形成一定的刺激[4]。阑尾位于盲肠后位则会影响伸髋,对髂肌会形成一定的刺激。阑尾位置检查准确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准确性,治疗效果可得到有效保障。

本次研究中CT征象检查内容包括观察阑尾的位置、阑尾积液、阑尾腔内积气、阑尾周围肠壁增厚水肿、阑尾周围炎性及邻近筋膜增厚、直径、阑尾腔内外粪石、阑尾腔内游离气体、阑尾局部壁缺损、腹水、盆腔炎等[5]。这些均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指标。造成阑尾阻塞的原因有多种,淋巴滤泡只能增生、粪石、邻近阑尾的胃肠道炎症等均是造成阑尾阻塞的重要原因。阑尾管腔阻塞发生后会导致腔内压力上升,加重血运发生障碍,加剧阑尾炎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患者通常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会进行病理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加以证实。阑尾炎容易引起肠粘连和腹膜炎等并发症,阑尾炎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治疗则会导致病情迁延[6]。阑尾切除术的实施一般需要在阑尾炎确诊的情况下方可开展,这就充分显示出急性阑尾炎确诊的重要性。根据多层螺旋CT征象分级,对临床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和分析,快速预测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为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信息,这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预测结果,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

总之,根据CT影响征象对阑尾炎进行分级,与外科手术病理相对应,对提高治疗的准确性有重要帮助,手术效果和手术安全性也可得到有效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郭建国,徐卫平,陈新龙.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2):149-152.

[2] 曹火亮.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 CT 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5):766-767.

[3] 刘祥.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J].医学信息, 2014,27(26):643.

[4] 乔洪波.多层螺旋CT联合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2):63-64.

[5] 王浩,魏冉,王兰云,等.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 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1):42-43.

[6] 王廷昱,王善军,张文奇,张淑平.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78-1381.

R57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155-02

猜你喜欢
管腔阑尾阑尾炎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阑尾炎能自愈吗?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