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7-01-16 07:58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脑出血常规护理人员

刘 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刘 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Barthel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偏高,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Barthel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方式;脑出血手术患者

脑出血是一种危急的脑血管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影响人口健康素质,好发于老年人。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此病亦越来越被重视。脑出血为脑实质血管引起的一种自发性非创伤性出血,发病迅速,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很高,因此临床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近些年,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途径以患者为中心,辐射到院内外所有医护人员,且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2]。本研究实验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评价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具体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63例患者中包括33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0~70岁,平均为(46.62±5.83)岁。实验组63例患者中包括32例男患者,31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2~69岁,平均为(46.35±6.01)岁。纳入标准:①与脑出血的临床诊断相符,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年龄在30~70岁的患者;③患者没有心、肝等重要脏器的合并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症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环境护理等方面[3]。

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将临床路径表提前制订好,依据制定的路径表规范实施每项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患者个人的护理需求来制订临床路径表。此临床路径表包括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所有的护理程序,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核心。具体内容包括:①第一阶段,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师、护理人员、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病室环境等。然后由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以此作为临床护理个体化的参照标准。为每个患者发放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表,并向患者解释表中每个步骤及其意义,同时鼓励患者提问,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解答。②第二阶段,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有序的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同时护理人员应安慰鼓励并劝说有不良情绪的患者来缓解其紧张情绪。③第三阶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应给予高蛋白、易消化和易吸收的流质饮食,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要求及复诊时间[4]。

1.3 观察指标:①以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证明其生活能力越强。②用本院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对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90分以上为合格。③调查出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组间差异以t检验或χ2检验来表示,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来表示。

2 结 果

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79.14±8.4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6.62±6.01),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60/63-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1/63-49.21%),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2/63-98.4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2/63-66.67%),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在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为(70~100)/万人,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仍居高不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本实验即是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

临床护理路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患者个人的护理需求来制订临床路径表。此路径表降低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使护理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使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由于脑出血患者可出现活动功能障碍甚至偏瘫,所以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6]。在这种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会更加舒心、安心和放心,从而加速了其康复进程,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Barthel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偏高,且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Barthel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王丽华,刘振宇,周俊关.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83.

[2] 罗风云.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7-748.

[3] 张伟贞.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5):400.

[4] 陆美菊.2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3,41(3): 469-471.

[5] 曾智.78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 24(4):950.

[6] 刘华,米卫虹,高秋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5-46.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205-02

猜你喜欢
脑出血常规护理人员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