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社区慢性病的作用分析

2017-01-16 07:58隋志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慢性病依从性病情

隋志群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社区慢性病的作用分析

隋志群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社区慢性病的作用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慢性病患者均为双塔区龙山街道玫瑰社区居民,并对其实施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比对实施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结果80例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达标比例、血压达标比例、血糖达标比例、血脂达标比例、健康知识知晓率、药物依从良好性情况以及非药物依从性经统计学软件比对计算后均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社区慢性病选择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方法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可改善疾病症状。

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慢性病;作用效果

就目前而言,慢性病的患病比例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此类疾病对居民的健康均形成了威胁。社区医院则对居民的健康管理进行负责,并在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此研究分析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防治社区慢性病的作用,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慢性病患者均为双塔区龙山街道玫瑰社区居民,男性患者例数为5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5例,年龄最大者为80岁,年龄最小者为52岁,通过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7.7± 6.5)岁。60例患者为高血压,30例患者为糖尿病,12例患者为高血压伴随糖尿病。

1.2 方法:首先对患者创建疾病管理档案,随后对其实施管理,并通过体检或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疾病状况予以评估。其档案记录内容包含患者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血压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此外还包含慢性病危险行为,如饮食、吸烟以及运动状况等。疾病防治措施内容如下:①入选患者需要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医师需要将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反馈[2]。②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对其实施针对性教育,使得患者对疾病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如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的目的,随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指导。此外,经健康教育模式获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从而协助患者对疾病实施有效管理。③慢性病在防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为疾病管理,将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进行纠正以及改进,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3]。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指导方案进行制定,进而对其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控制,并在运动以及饮水方面提供建议。④与此同时需要增加和患者交流以及沟通的次数,从而获取患者的信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调节,告知患者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时间较长,因此应坚持治疗,加强其有效性[4]。

1.3 评估标准[5]:患者空腹血糖指标应在7.0 mmol/L以下;血压水平应在140/90 mm Hg以下;体质量指数在24 kg/m2以下;总胆固醇水平为3.35~5.70 mmol/L,三酰甘油在1.7 mmol/L以下。随后选择我中心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药物依从良好性情况以及非药物依从性良好情况实施评估。

1.4 统计学数据计算:将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应用于此研究中,并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研究结果通过软件计算后均选择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数据在进行检验时通过卡方,统计学意义形成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80例患者在进行干预前50例患者体质量指数达标(62.5%),干预后75例患者体质量指数达标(93.7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22.8571,P<0.05;干预前55例患者血压达标(68.75%),干预后70例患者血压达标(87.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8.2286,P<0.05;干预前54例患者血糖达标(67.5%),干预后72例患者血糖达标(90%),两组数据经对比χ2=4.2857,P<0.05;干预前53例患者血脂达标(66.25%),干预后76例患者血脂达标(9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10.7641,P<0.05;干预前48例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60%),干预后68例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8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5.3651,P<0.05;干预前49例患者对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61.25%),干预后62例患者对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77.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4.9715,P<0.05;干预前52例患者对非药物治疗存在良好依从性(65%),干预后70例患者对非药物治疗存在良好依从性(87.5%),两组数据经对比χ2=11.1821,P<0.05。上述数据经软件对比计算后均呈现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疾病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患者病症,随后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根据此计划对患者实施管理,将引发疾病的因素以及加重病情的因素予以排除。将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能够对慢性病病情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管理模式[6]。此外,在对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时,居民和社区医务人员可进行长时间交流,并增加交流以及沟通的次数,从而将护患关系进行拉近,以此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由此能够看出,在对患者进行慢性病防治时,有效平台为社区卫生服务[7]。此研究中社区医师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制定管理措施,其中包含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对患者实施药物干预以及运动干预等,上述措施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可将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进行有效纠正,从而对疾病的控制提供基础。对于患有高血压患者而言,对其实施血压管理后可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史,并按照日常用药对其实施分类,低危等级患者为病情控制良好以及病史时间较短患者;中危等级患者为病情控制情况良好以及病史时间适中者;高危等级患者为无良好病情控制,病史时间过长患者,通过等级分类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有助于其血压水平的控制以及改善[8]。

综上研究可知,社区慢性病选择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综合方法进行防治,其作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疾病病情,可将其进行推广使用。

[1] 刘瀚洋,穆云庆.社区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5,36(23):51-54.

[2] 黄光宇.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55-57.

[3] 温秀芹,刘菊红,王凌云,等.基于整合模式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10(4):291-296.

[4] 王霞,曹瑞芳.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191-192.

[5] 梁丽丽.社区健康管理在防治慢性疾病中的应用[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164-166.

[6] 裴宇慧,王刚.社区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路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7):972-974.

[7] 周梅英.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03-204.

[8] 毛君花.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6,13(14):195-198.

R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293-02

猜你喜欢
慢性病依从性病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