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手绘”课程名称探讨与修正

2017-01-17 21:14左沭涟
东方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手绘课程教学

左沭涟

摘要: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以“手绘”命名是不规范的,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手绘”概念展开讨论,旨在寻求一种更为合理,更利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业术语,藉此来规范专业课程名称,提升课程内涵。

关键词: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

一、“手绘”语词使用情况及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手绘”一词使用频率甚高,几至泛滥。社会共识是,只要与徒手绘画有关系且带有设计表达性质的绘图都会被冠之以“手绘”之名。正是因为这种比较随意的,不够严谨的普泛化表达,直接造成了“手绘”与设计速写、绘画创作、设计表达与展示在概念上的模糊。对“手绘”概念的误解误读也造成大多数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手绘”一词的内涵产生误判。因此,“手绘”这个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很不严谨的“术语”,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都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其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名称设计太过于随意性。具体表现是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一门“手绘”课程,其方法是在“手绘”前面简单加个专业名称。如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服装“手绘”效果图表现、工业产品“手绘”效果图表现等等。似乎有个专业头衔,设计表现就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正是这种简单粗率的想法直接导致课程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也暴露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成熟,以及有关教学研究开展的不充分不深入。二是实际教学割裂了技法教学与设计思维之间的联系。这种现象形成有历史原因,一是对传统设计效果图单纯技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沿袭。二是对“手绘”概念望文生义的简单直观地理解,致使教学内容设计上的“重手轻脑”现象迅速蔓延。这种现象在社会培训机构非常明显,“手绘”成为一种炫技表演,设计内涵退化,这是当前许多高校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误区。

二、课程发展激发“手绘”语词革新

“手绘”成为专业教学上的“专业术语”,与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用语表述不规范,以及各种专业词汇处于一个模糊不定状态有直接关系。“手绘”作为一种较为通俗的、时尚的称呼先入为主。教学研究不足,关注度不够,是“手绘”一词得以“横行”专业领域至今的重要原因。以往教学研究多对专业课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具体的课程细节与内容深入研究不够。相对于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研究,其具体课程细节内容研究滞后,最典型的就是专业课程名称。此外,大多数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因缺少学科建设经验和专业交流,也加剧了 “手绘”一词使用的频率。这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就业等直接原因,通过移植复制的方式进行早期的专业设置,并采用行业企业对设计表现比较通俗的叫法,“手绘”课程名称因此而来并沿袭至今。

其实设计表现专业课程教学内涵已悄然而变,尤其在软件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时代,重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创新教学已经悄然取代单纯的绘图技法学习。传统单纯表现技法的课程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经典形式,其教学应该着重强调设计思维训练,拓展设计视野,加强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设计语言形式则着重强调表意效果,加强 “手绘”表现图式符号学习训练,充分挖掘图式语言的表述交流功能。

“手绘”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绘画性,但这种绘画不同于传统绘画创作,也不等同于速写。其义类似于国外“free hand sketching”或者“hand drawing”、“hand-painted”等,国外对设计表达比较准确的词语应该是“design presentation”。二是设计性,国内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比较早的院校对于包括 “手绘”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大多数集中在形态构成、设计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之中,这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必修平台课程。主要学习设计基础原理、设计基础技法(包括绘画技法)、设计方法等。这些课程理论知识、技巧方法都紧紧围绕设计能力培养展开教学。即使对绘画技法的学习,其目的也在于加强设计表达。并通过融入设计要素,来改变绘画性质。三是叙事性,这种叙事性不等于传统风俗画、连环画等,后者在于故事情节,前者在于描述设计效果和设计过程,重在展示,并通过交流互动来获取信息。

三、“设计手绘图解语言”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专业实践现状,可以得出所谓“手绘”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设计表现、绘图展示、设计描述、表现技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都将通过图式语言的形式得以呈现。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核心任务是如何发展并训练思维,只有科学清晰的设计思维才会让语言表述得心应手,并且使语言表述更有体系。可以预见今后 “手绘”课程教学将在重视设计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设计图式语言学习与掌握,藉此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交流、展示等方面能力。课程教学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也将更多借助项目案例进行专业实战动手能力培养。

通过讨论,我们将明确“手绘”的基本内涵是“手脑并用、综合展示、图解描述”,实践特点是“快速表现、图文并茂、清晰传达”。图形图像是一种有效直观的设计思维语言形式。通过图形图像训练来发展设计思维,强化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时,设计思维能力提升也对图式表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要求。结合图形表现与设计思维两方面内容,取代“手绘”的专业名词,应该与设计行为有关,又与图形图像技法表现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涵盖设计描述的动作。设计行为更多的是指设计思考的过程与内容,这些内容和过程又要为具体的设计目标服务,并要靠一个直观的图式系统来描述。这种描述语言对于设计师来讲,更多的是借助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进行视觉思考与表达。当前“手绘”一词似乎只是关注了绘图技法,而对于系统复杂的设计过程描述缺少完整性和精准性。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寻求专用词语来描述设计表达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设计手绘图解语言”一词作为专属词汇对当前设计过程描述似乎更为科学全面。此命名即涵盖了设计的特点,又包括了绘画的内容,也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其基本含义是:设计需要运用创意思维,设计思考结果需要通过图式进行描述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交流与展示,展示与交流再次反馈至思维层面,通过“再思考”提升设计的水平。期望通过此番探讨,让设计教育者、研究者对所谓“手绘”改口,采用更为准确的专业语言,无论对课程建设,还是对专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思维与表现的互动》[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5年3月 8—9,58页

[2]郑曙阳《室内设计程序》[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 63,77-78页

[3]保罗.拉索.《图解思考》[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10月

猜你喜欢
手绘课程教学
趣味手绘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手绘复兴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手绘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