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三国演义》中的“择主而事”现象

2017-01-19 11:53姜淑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名作欣赏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公孙策东吴

⊙姜淑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试析《三国演义》中的“择主而事”现象

⊙姜淑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三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名存实亡,君臣关系复杂。这个时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是文人武将的人生信条。《三国演义》中的择主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择主的经历,事事都包含有关择主的描写,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择主现象的研究,了解三国文人武将的择主标准以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三国历史,同时,择主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理想与价值观。

《三国演义》 文臣武将 择主 策略

一、择主类型

中国有句古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士大夫和武将经过长期的磨炼自身,增长才干和武艺,最希望的就是有朝一日遇到一个能够赏识自己才能的主公,以施展才华。《三国演义》中的文臣武将择主现象具有普遍性,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自始至终型和中途易主型。

(一)自始至终型。这样的人在蜀汉集团有很多,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开始,对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他的出山使得刘备如虎添翼,获得的胜仗数不胜数。甚至在刘备去世后,为报答刘皇叔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孔明选择了辅佐幼主,尽心尽力,直至北伐中原途中命丧五丈原。

曹魏集团的大将典韦,在小说中出现后就一直跟随曹操,最后他的官位是领军都尉,直至在张绣和曹操作战途中被人用计谋杀害,曹操“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到了许都,“思慕典韦,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满为中郎将,收养在府”。

东吴是人才最为丰盛的地方,从一而终的择主现象最为明显,其中张昭和张弘两兄弟被并称为二张,二人才华横溢,被孙策请出山后便一直为东吴效力,孙策去世之后,孙权继承皇位,此时张昭已经是位列三公之上。张弘在孙策生前曾经被曹操调到京师任职,后又自愿回到东吴与其兄张昭共同管理东吴政事。因此此处毛宗纲评说:“后文曹操独留华歆,而此处不留张弘者,以弘之兄久事江东,终不为操用耳。”

由上可知,魏蜀吴集团人才辈出,自始至终型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这些人士在小说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中途易主型。这一现象在小说中也很常见,如中途投奔蜀汉的大将赵云、马超等;投奔曹营的文聘、田畴等;投奔东吴的甘宁、太史慈等。这些人都有过易主的经历,从而体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追求。

中途易主最为典型的人物要数吕布,在小说中吕布武艺非凡,曾经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同对战。吕布虽英勇,但是他经受不住对于财色的物质利诱。吕布刚出场时跟随其义父丁原,为丁原取得许多胜仗。因为吕布武功不凡,根本无法刺杀他,于是董卓换了一种方式,即派人前去加以物质利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吕布屈服了,于是他刺杀其义父丁原,转而投奔董卓。后又中了王允设计的美人计,吕布又杀掉董卓,之后各方混战,他便四处漂泊,投奔过袁术、袁绍、张扬、张邈。在定陶作战时他被敌军打败,落荒而逃。最后投奔了在徐州的刘备。

张飞多次嘲笑吕布,称他为三姓家奴,就是讽刺他多次易主,吕布易主次数之多,在小说中是第一人。因此,他的这些易主经历最具有典型意义。

二、择主标准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而许多文臣武将也一直在为此奋斗。纵观全文,择主标准分为三类:重仁德、重实力、重恩义。

(一)重仁德。这一类主公的代表当属蜀汉集团的刘备,他是仁德之主的典型代表。小说中用较多的笔触提到刘备的“仁德”“仁义”。这些品质帮助他招募了众多的人才,更有甚者宁愿舍弃旧主,纷纷前来投奔刘备。

徐庶寻求明主之时,曾于闹市中唱出过他的志向:“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从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人才渴求明主的急切心情。徐庶受到刘备赏识后成为刘备部下,之后被迫投向曹操,当时孙乾认为应该把徐庶杀了以绝后患,刘备回答;“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可见,刘备是位仁德之主,他的仁义之心吸引了大批人才为他效劳。

(二)重实力。相较而言,魏蜀吴三方之中,曹魏的实力最为雄厚,在诸葛亮隆中对时就曾经指出曹操占有天时,“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三)重恩义。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说明了重恩义的重要性。东吴集团是重恩义的代表,最典型的就是周瑜。周瑜对东吴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孙策曾经说过:“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周瑜与孙策称兄道弟,也就是说孙策与周瑜之间不只是单纯的君臣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视双方为知己。蒋干曾经劝说周瑜投降,周瑜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一方面周瑜对孙策忠心耿耿,另一方面孙策对周瑜的各种意见都比较看重,几乎是言听计从,二人为着建功立业的伟大宏图共同奋斗,这正是因为孙策与周瑜君臣之间的意气相投以及兄弟之间骨肉一样的恩情。

三、择主原因

(一)实现自我价值。整部《三国演义》中大多数文人武将的择主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功名,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能在主公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大展宏图之心的文人武将在东吴集团中有许多,蜀汉集团也有一定的展现,蜀汉的群臣在准备拥护刘备为帝时,孔明曾经这样劝说他:“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幸大王有两川之地,不负臣夙昔之言。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百官们追随刘备,为的就是抱负能得到施展,能够建立丰功伟业。

(二)报答知遇之恩。提到报答知遇之恩,首先想到的就是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使得刘备如虎添翼,而诸葛亮为了报答刘皇叔对他的知遇之恩,倾尽所学,竭力辅佐主公,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吴集团也有类似情况,张氏兄弟张弘和张昭,二人曾在东吴躲避乱世,一开始孙策派人去请,结果二人“但辞不至”,后孙策亲自去请他们出山,在这里打动他们的并不是物质上的雄厚,而是孙策礼贤下士、慧眼识英雄的行为,于是二人共同为东吴效力。后张弘虽有曹操提拔,官位很高,但最终仍旧回到东吴,可见,他们内心并不在乎官位的高低,而是注重个人恩义以及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也是因为这些,所以他们并不追求建功立业,而是为了东吴的保国安民贡献自己的一生。

(三)追求明哲保身。《三国演义》中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择主或是易主都是为了明哲保身。他们的择主状况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兵败被困时投降,有的则是因为禁受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

孟达曾经多次易主,他投降魏国是在麦城危急的时候,后来又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再次更换主人,如果说孟达最初更换主公是因为刘璋的懦弱和刘备的心慈手软的话,那么他又一次改主就是为了保全自身性命了。张颌、高览等人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易主一方面是因为袁绍不能用人,得不到主公的重用,无法成就一番大事业,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在临危之际的顺势易主。在生命遇到威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来保全性命。因此,他们这类人在选择主公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害得失。

四、结论

《三国演义》中的择主现象还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通过对这些人士的择主状况,不仅可以看出这些三国士人的品行志向,更能看出三国时代作为君主的品行风格,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状况,通过对三国时期人才市场流动状况的分析,对于现代生活也有很大的启发,对于丰富人才学、管理学等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商业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注释

① 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5年版。

②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 彭大庆:《论〈三国演义〉中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1期。

④ 沈伯俊:《三国演义思想内容三辨》,《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⑤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⑥ 陈志勇:《生命燃烧之曲——〈三国演义〉作者对英雄死亡的描写与感悟》,《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⑦ 宋先梅:《〈三国演义〉与世人文化心态》,《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

⑧ 陈学良:《〈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穿越时空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⑨ 张俊荣:《从〈三国演义〉看蜀汉团队文化》,《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第22卷第2期。

⑩ 陈其欣:《名家解读〈三国演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⑪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作 者:姜淑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主公孙策东吴
赛雷三国
浅论“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孙策和吕范
主公掉进茅坑
主公快跑
萌女巫与魔法猫
三国杀
自刎
论西晋统一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