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2017-01-19 14:52谢海波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途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了,为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性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主要涉及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革途径两个层面的内容,深入思考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问题,引导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07-01

1.前言

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大学生在高中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但是由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及各校的重视程度不一,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何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学好计算机这门基础课程,而同时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保持计算机学习兴趣,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标。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但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就是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理论性强、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2.1慎选计算机教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选用教材前,首先要深入调研企业、用人单位对于各个专业人才的要求,研究如何才能使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用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教材,确保计算机课程内容符合专业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

2.2实行层次教学,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层次教学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可以考虑利用网络资源对全班学生实施层次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研究,便于有效开展层次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2.3完善计算机考试制度,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一般说来,计算机考试多采用纸质化考试的方式,笔试考试作为一种常见的考试制度已经沿用多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种考试制度难以全面反映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同时这一考试方式也容易造就一批理论性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的学生。为此,已经有一些学校开始实行上机考试,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考试制度。

2.4整合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计算机教学的质量,针对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应进一步整合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在现有教师的基础上,招募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出身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为现有计算机教学带来新鲜血液,还要对现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教学技巧,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奠定基础。

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急市场之所急,想市场之所想,为社会输送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创新教学观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从教学观念的改革开始着手,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了解计算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部分,强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分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树立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通用性和工具性意识,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对于工程、水利、信息技术等专业可以加大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以开设C++,VB,网络编程语言 Java 等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对于经济、会计、法律等专业的学生,则重视应用能力的教授,可开设Word,PowerPoint,Excel,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实用技巧、动态网页制作、文档的上传和下载等具体的操作技能。这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需要,更是用人单位对于理想化人才的要求。

3.3利用现代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多媒体为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作为新鲜事物的先锋,更是实现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顺应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优势进一步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某一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学论坛、校内网站、E-mail、QQ等都可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做贡献,比如学生可以给老师发送电子邮件,可以求教疑难问题,也可以和老师分享学习心得,还可以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等等,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4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限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根据学校的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与计算机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动画制作、PPT课件制作等,甚至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从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应主动肩负起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之重任,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磊.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突出实用性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2]张帮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速读,2015(09)

[3]李梅花.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学周刊·B,2014(11)

作者简介:

谢海波,(1977-7-),男,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

猜你喜欢
途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