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1-19 15:28钟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导语读书

钟玲

摘要: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技能呢?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8-01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原始的动力。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把学习中的"乐之"作为学习三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借助图表,多媒体,甚至影视片断等现代教育媒体进行具体的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手段,如巧设导语、文学欣赏 、诗歌朗诵 、读书成果汇报、演讲、文学社活动、理想教育等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我设计这样的朗读材料作为导语: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在众多为楼作记的作品中有很多难脱俗套,而一篇《岳阳楼记》确如春风拂面让范仲淹不朽。洞庭湖的波息波兴,与人世间的王朝更替、宦海波涛、人生旅途何其相似。作者站在巍巍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发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就让我们随同范仲淹一起站在巍巍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去感受洞庭湖的波息波兴,人世间的宦海波涛,古仁人的心忧天下、宠辱不惊吧。这则导语,实则隐含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态度,同时,它还能激起同学们对范仲淹的了解,对八百里洞庭的向往。这样一来,同学们便会自觉主动的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打开书本看个究竟,其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2.重视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也是如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强读记的训练。在教学时,我们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应只限于课本或者课堂,而应广泛的向课外延伸。利用记、摘、剪等多种方法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有计划的背诵一些优美的诗词,优美的语句语段,做到持之以恒。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坚持记一首诗词和一句优美的语句,初中三年下来我们该记到多少呢。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3.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3.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3.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3.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3.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3.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3.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况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独立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看看博导们在读什么书》陈娉舒《中国青年报》2003-06-17

[2]《学习的革命》[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

[3]《五柳先生传》八年级语文

[4]《劝学》(《古文观止》)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导语读书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导语
我爱读书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