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应该如何教

2017-01-19 10:44刘飞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课堂

刘飞

摘要: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基础知识增多,学习容量加大,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心理负担加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才能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初中语文;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15-02

1.明确教学目的

形式化、程式化、表面化的课堂可能是热闹的,但是哗众取宠、取悦于评课者的,并不是说评课者有着形而上的毛病,但评课者心中有一个框架,授课者有意无意去"贴",以合乎评课者的口味,因此,有效课堂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本位的发展,忽略评课者的存在。课堂不是好看的一场大戏,而是充满乐趣的师生精神的一段旅程,评课者不过是看客而已,师生才是最美风景的创设者与欣赏者。必须明确一个观点,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即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由此可见,教学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或者加上训练某种技能,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学生在课堂中除了学习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外,还有诸如思想的提高、情感的交流、个性的发展等社会化发展功能。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在教学密度、教学容量、教学节奏方面进行合理调整。正确有效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个性的综合性的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2.丰厚的教学储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热爱语文,这是前提。阅读、写作、观察、思考、搜集、整理,是做好语文教师的最基本的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热情是做好语文教师最起码的态度。懂得珍惜、学会善待、富有爱心这是责任的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这里把教师的作用就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除具备以上的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必须有丰厚的教学储备,包括知识积累、语言表达、文学功底、情感意识、思维方式、课堂驾驭能力等诸多方面。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比其他学科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保证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新的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地位,改变了人们思想意识中语文谁也能说、谁也能教的错误认识,使其走向科学、合理、人本的发展轨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中,教师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往往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身的修养风度给学生留下更美好的印象,教育作用也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另外,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审美情趣、乐观的心态以及不断探究的精神将为个人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良的教学管理

实际教学中,我们所说的管理是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如果细分的话,又可分为教学过程、学生行为、师生互动、评价反馈等的管理。语文教学工作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进行言语技能训练,教学中每个环节不仅是纪律方面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管理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对教学的过程、步骤、方式、方法等统筹兼顾,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有机调控课堂气氛,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追求、高层次,只有认清教师工作的实质,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我们的管理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就是在语文课堂中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加速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转变,化消极为积极,保证教学相长。而语文教师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管理,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教师要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的困惑,从而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教师的管理能力强,其教学效果就相应好;反之,课堂教学效果则差。在此,我们不妨学习和借鉴魏书生老师科学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方式。一个好的教师,他一定是一位懂得管理的教育者,他必将为学生未来的成功奠基。

从长远看,课堂管理还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目标一旦确立,教师的课堂要求就会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标,优化课堂必然成为可能。过去,教师的教学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讲课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会,岂不知讲得越多,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最终知之甚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被压制,师生交流成了一种形式。要实现高效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管理,离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便无从谈起。教师就要善于将自己所确定的每一教学课题的教学目的,变成学生的行为目的。学生在具体行为目标的牵引下,所产生的兴趣和动机将更为强烈和持久,学生的主动性也将逐渐增强。当然,教学目标的建构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实行合理的分级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受益。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因为教学本身就是艺术。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在任何年代,道德都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都是做事的主要内容。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成功的机会非常多。知道这一点,面临诱惑的时候,就要降服自己的贪欲,永远让自己的心灵纯净、健康。学坏容易学好难,由高尚堕入下流,只需私欲稍纵;从下流升华高尚,必须脱胎换骨。一个人在人生的路上必须小心谨慎,时时刻刻严守自己的德操,做自己良心的守门员,不给贪欲任何可乘之机。教育的责任重大,教师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必须上下求索,不断研究,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一往直前,让所有的学生的心理都健康向上,把学生培养成信息时代的高尖端人才。究竟何谓人才?或者说,何谓合格的人才?政治家司马光鲜明的指出:"德才兼备是圣人,得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德才双亡是愚人。"也就是说,德才兼备才算是合格的人才。教师必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养成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叶蓉.教学生成的另一种语境——以初中语文《老王》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8):87-89.

[2]薛辉,程思傲.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3):52-58.

[3]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5):117-117.

[4]赵新华.《故乡》在近百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播与接受[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98-100.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语文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