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2017-01-19 11:03陈娜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教育新课改

陈娜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基础的启蒙教育,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一直以来也是我国语文教育内容编纂的主要内容。但是国学经典在理解上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如何克服国学经典的深度,让国学经典在小学教育中形成渗透作用就是新课改环境下我国小学语文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本文就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6-01

1.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由于小学教育本身存在明显的低龄化特点,所以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必须要满足小学教育这个低龄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启旅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独有特点。首先从启旅性来看,小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启蒙教育,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行为等都处于雏形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不能接受过于高深的理论知识,大多数的教育内容都是为了启发学生而设立的。所以各地区、各校在国学经典的选择上自然就不能选择那些诘屈聱牙的大师经典,而是选择一些具有启蒙特性的读物,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启蒙读物虽然在文字上相对简单,但是内涵上却不差分毫,而且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掌握和记忆,人教版教材中从选取的《伯牙绝弦》、《孟子.告子》中的《学弈》,《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等几篇课文来看,这些经典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内容包罗万象,能够为学生展现一个个多彩的世界。

其次就是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讲,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有趣的、能够吸引他们的事物上,所以如果将枯燥乏味的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势必会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育的效果。因此国学经典的渗透和选择也必须选择具有趣味性的作品,近几年从新疆地区到国家举办的各类小古文比赛中你会发现,内容有趣而多样,有告诉孩子们要团结的《五指争功》,课堂上有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有歌颂菊花的《菊》,老师按照平仄带领学生进行优美的唱读;有突显人物特点的《性缓》、《性刚》,有推理故事《陈述古辨盗》。涉及到各种内容,且内容易学,课堂活跃、生动有趣。

最后就是开放性。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其本身所承载的教育责任就是解放学生天性,鼓励学生的思维创造,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的国学经典应该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联想,获得情感体验,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大脑的创造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兴趣,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形成自觉阅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2.国学教育渗透的前提条件

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并非是在当代教育中提出的全新课题,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就已经能够发现国学教育的痕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化的高度发展,小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且就现代社会小学生的思维道德建设来说,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始不重视国学经典的渗透,对教师的国学素养也不看重,导致国学经典出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即便是在课文中安排国学经典,教师也不能将国学经典完整的教给孩子。所以对于国学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来说,教师国学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国学经典渗透的前提。只有保证教师首先肯定国学经典对于学生的价值,教师才会真正用心的去将国学经典中精华传授给学生们。而且就国学经典的教育来讲,它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与其他的课文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必须要针对国学经典教育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养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启蒙效果。

3.国学教育渗透的地区化展现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而且地广物丰,幅员辽阔,许多地区都有着地区化的国学经典出现、而在国学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实际上就可以将这些国学经典地区化展现。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区的历史背景来选择小学语文教材内的国学经典内容。一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教材编写也是带有明显的地区化性质的,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等,这些不同区域的不同教材会对不同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保证我国小学教育的多样化。而且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也有一些教材的编纂对传统的国学经典进行了改编,将一些具有相同教育效果的故事内容放在一起形成国学经典集,这样不仅能够便于教师的讲解,而且能够便于学生对于国学经典内涵的掌握。譬如说人教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和北师大版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等,这些教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能够讲国学经典形成一个系统,满足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国学经典的需求。所以国学经典渗透的地区化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对国学经典传播的要求,而且能够满足地区文化传承的需要。

4.结束语

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树立道德标尺、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现代文学是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国学经典就是这些高楼大厦的地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国学经典,我国的文学才会呈现出缤纷多彩的现象。从古至今,我国在修养论中就提出"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尽管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极快,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国学经典无论是对小学语文教育还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将国学经典不断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才能够真正的将这些国学经典发扬光大,也才能够真正的推动新课程改革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改造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4(14)

[2]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14(11)

[3]蒙娟.中学语文教育与国学教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4(12)

[4]何成银.小学国学教育区域化推进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教育研究.2015(01)

[5]姚霞辉. 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师道,2013(06)

[6]刘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4(11)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小学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