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读学写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7-01-19 11:10金玉新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升华自主性课文

金玉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43-01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并能做到高效阅读教学,在时间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引起全班同学围绕这些问题对文本进行研读,使学生读有所依。教师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升华。教师也可以围绕文本的写作意图不断地提出疑问,使学生不断地产生阅读的欲望。在期待,思考中保持阅读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形成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教材进行讲解,而是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实践的机会。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例如:在教《生命的药方》一文中,教者这样设计,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事例中你感受到了德诺与艾迪的友情。教师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想对德诺和艾迪说点什么?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升华。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可见课前预习的必要性。通过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教材的大量资料,拓宽了阅读视野。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课后做好学习笔记也很重要,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作总结,还可以写心得体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可以在平时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例如,开展读书周活动,利用读书周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写体会,谈感受。在班级上交流,评选出优秀作品加以奖励,逐步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注重自读感悟

感悟需要联想、想象和善于思考。学会感悟就要学会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因此,我们不但要用心观察生活,而且要善于思考生活,对生活中某一类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要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独到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得以升华,知识才得以生成。才有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从而才有思维火花的碰撞。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找准切入点,以备以点带面。例如,在教学古诗《绝句》一文中,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雪山脚下的奇异美景。再让学生自读古诗,并提出问题,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你有什么感想?并想象如果你站在山脚下,你会说点什么?

猜你喜欢
升华自主性课文
贪吃蛇升华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