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

2017-01-19 12:01李雁宁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所学建构

李雁宁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12-02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求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顶着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效果与取得的学习成绩,都在高中阶段逐步体现出来。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数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训练人们思维的多样性,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同学的数学学习效率与成效不是很高。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掌握数学学习的要点,抓不住数学的精髓,时常陷入困境,影响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高中生应当善于思考与实践,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数学思维。这样,高中生才能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1.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特点

就高中生而言,数学学习属于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也就是"知识同化"与"知识顺应"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简单或者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类比等思维活动,将数学老师教授的新知识整合到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这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积累、更新,促使新的知识结构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互适应,促进新知识在自己脑海里生根,这就是学习中的顺应过程。经过多年的学习,逐渐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其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自己不断地进行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并不是由数学教师直接将重点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形成对数学的深刻认识,感悟数学的内在规律。高中数学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借助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勤奋练习,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与智慧启迪的过程,是一种意志磨炼与情感培养的过程。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由考试来集中体现,而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也通常以分数来决定。针对此种情况,不得不承认,数学考试的分数并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全部体现,因为数学学习的内涵更为丰富。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对所学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熟能生巧,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成绩担心的问题。其次,高中数学更体现出顺应过程。数学学习其实更多地体现为顺应性过程,也就是在知识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能够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学习数学新知识的一个体现,也是我们思维中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直接结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学习的顺应性更体现为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思考,勤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学会结合现实生活灵活运用。针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复杂性与难度,数学学习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可能只依靠一次的知识建构就可以完成,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反复和深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本质与内在精魂。

2.明确的学习目的与科学的学习措施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兴趣;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自学,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把概念回归自然。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结语

具备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对思维、智能发展有极大的意义。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因素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还应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所学建构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非所学
莲心宝宝有话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