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2017-01-19 12:44刘畅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方法教学

刘畅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69-01

1.使学生明白化学的重要地位

人们全力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学有所用,所以,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平常以及社会经济的重要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化学与其他科学息息相关,要学生建立起学好化学的决心,也是由"让我学"改变为"我要学"。比如,在讲解碳酸钙一节时,先让学生找出水壶中的水垢形成的原因,然后分析水垢是怎样组成的,最后找出除去水垢的方法。接着分析下面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综合碳酸盐的特点讲解如何检测碳酸跟及去除水垢的原理。除此之外,现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应该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环。臭氧层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以及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的安全都和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使学生知道哪些化学变化和化学物质会危害人们的发展和生存,并且明白预防这些危害的方法。如此不但能反方向的鼓励学生明白自己学习化学课程的目的,还能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环保的意识。

2.优化知识教学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会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

3.精讲多练,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主动性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性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学到"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同时还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由,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备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和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进行环境教育与安全教育,综合社会、科学、技术、与教学

最近几年,生产不断的发展,某些化学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新教材必须在更加重视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和提升全名科学素质为首要的前提下,去抓紧科学知识的教育。课本中只是简要的提出了环保以及安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编写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在实际讲课时以此为引申,让学生不仅能辨别和明了一些常用的危险的化学品,包括腐蚀品、剧毒品、强氧化剂、易燃物、爆炸品,更能解决遇到这些危险的突发状况,做到提前预防。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新技术、新科技、新成果,但与此同时,提醒学生们注意环境的保护与持续的发展也固然重要。教育学生使用绿色的商品、进行废品回收、尽量少扔垃圾、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等。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5.精心挑选习题与例题,改善习题学习,加强学生理解水平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运用,而解题就是运用知识最直接的方法,既然还存在着中考,就应该训练、培养学生在解题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做到习题、例题的精选,教学习题的优化,训练学生的解题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联系旧习题,与新教材结合,从而开发新的题型。新教材所设计的习题应注意关联社会、现代科技以及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对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深刻研究,掌握其出题的难度、特点和目的等,然后与旧教材的相关习题进行整合,编写适应新教材题型的课后练习。另外,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习题。习题的设计应当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课程本身的标准化要求,使命题具有针对性。首先应当符合学生知识层次水平、思维特性和对自然的认识规律,既不拔尖,又不顾后,若设计不佳就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打击他们积极的学习。再者,习题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方法和总结规律,分析习题解答的过程。分析时,要讲通透,不能就题论题,要注意发散思维,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灵活的进行一题多解,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多角度分析,多层次的认识,以及用多种方法来处理,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流畅灵活的思考。而多题一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思维的综合性、有序性、整体性。

6.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习惯,另外还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可能是方法不对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