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地理说题

2017-01-19 12:51吴秀莉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纬线说题考纲

吴秀莉

摘要:地理说题,对加强中学教师解题析题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说题;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79-02

近年来为加强中学教师解题析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各学科纷纷举行教师说题比赛。那什么是说题呢?说题是指教师在认真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命题意图、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要求详细解答试题,进而对试题进行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从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及其反思。从说题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说题可以促进教师加强对习题、高(中)考试题等的研究,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命题的方向和方法,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讲课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是一种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般说题会有以下要求:①阐述命题意图;②说明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③解题过程;④试题的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⑤试题的价值、反思及感悟等。那么在实际中我们要怎么说题呢,下面我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例:读图 ,回答 1~4 题。

(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

(2)在太阳直射点由图中的A点所在的纬线运动到B点所在纬线的这段时间内,泉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A.昼变短,夜变长B.昼夜平分C.昼长变,夜变短D.昼长夜短

(3)如果甲乙两个人分别从图中A、B两地同时出发(假设地球不运动),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最先到达的是( )

A. 甲B.乙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

(4)图中C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东南C.正北D.正南

【命题意图】一图两考是本题的特色,本题的第1-2小题是先把此图作为"光照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太阳直射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而第3-4小题则是把此图作为"经纬网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经纬网入手分析判断经纬线的特点以及在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等。

第(1)题:

【考点及考纲】掌握地球公转的意义。

【试题分析】在日照图中,根据太阳直射点,判断其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图中②的位置。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其他点的节气。

例:如果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所在的纬线,那么对应的节气是______。

(2)可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例: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

(3)可考查对应的时间。

例:如图,此时正值是一年中______(日期)。

例:我们中考(6月20号)太阳直射点更接近图中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4)可考查地球公转一些基本概况。

例: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例: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

例: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更替B.昼夜现象C.四季变化D.五带

(5)可考查五带及特征。

例: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 北寒带

例:图中A、B、C三点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反思及感悟】

在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考察中,常常需要用到节气的判断方法,下面归纳一下:在日照图中,一是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二是利用晨昏线及地球上的昼夜状况来判断,如果当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时为夏至;反之,则为冬至;如果晨昏线同时经过南北两个极点(全球昼夜等),则为春分或秋分。

第(2)题:

【考点及考纲】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试题分析】对于北半球来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都为12小时,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逐渐增加,黑夜时间逐渐减少。就此得出正确选项"C"。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昼夜长短的特点。

例:如图所示,此时福建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无法判断

(2)可考查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和影子方向。

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______点所在的纬线时,身处泉州的小明(假设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一年中身影较短。

【反思及感悟】关于昼夜长短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容易混淆,我们来区分一下:昼夜长短的判断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点,而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段。

第(3)题:

【考点及考纲】经纬线特点的判断。

【试题分析】图中的A点位于赤道,B点位于北回归线,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甲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赤道的长度,乙走过的路程相当于北回归线的长度。而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所以甲的路程比较长,所花时间比较长,先到原点的是乙,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经纬线长度特点。

例:如果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行程大约是多少( )

A.6371千米B.4万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4千米

第(4)题:

【考点及考纲】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试题分析】经纬网地图上,按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其他点的方向。

例:图中B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例: 图中A、B、C点位于南极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反思及感悟】

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的差别,在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的差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以及时间和环境来灵活处理说题的一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说题要注重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穿插,互相补充, 碰撞思维的火花,从而创造全新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蕾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分析试题反思日常教学——例谈初中地理"说题"岗位练兵[J].教育科研,2014(02):104-105

猜你喜欢
纬线说题考纲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题能力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在“说题”中学习,在“说题”中成长
鲜茧丝与干茧丝在梭织纬线上的使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