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17-01-19 13:07罗营春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罗营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不能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实行全面的教育。身为高中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担负起美育工作,担负起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1-02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术课程,是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高中美术教师究竟该做些什么,究竟该怎么去做呢?

1.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由高素质的人来培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担负起美育的传授工作,担负起给学生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的任务。而要完成如此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开阔的思维,将是很难胜任的。而要把深奥抽象的美术理论阐述得浅显易懂;要把纵横古今的美术史论介绍得简洁明了;要把纷繁多绪的美术类别理清理顺;要把盘根错节的美术派别介绍得有章有节;并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开扩学生的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优秀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达到提高文化品位,提高判别美丑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以实现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确立科学的人生观这样的目的,绝不是靠简单的说教,或复述课本中现成的内容所能达到的。而靠的是"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一景、一画之中,把道德的修炼融入对美的参悟之间,使学生知识的沃野和心灵的田园都得到潜移默化的细细滋润,使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在美的陶醉中得以升华!要做到以上这些,绝非轻而易举,这就对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美术教师,在具备了过硬的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必须广泛涉猎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各门各类的知识,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重视画外功夫,经常进行教学研究,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方法体系;同时,还要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富有人格魅力,才能胜任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2.教师不再作为教学的中心点,而应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以前旧的教材,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时也只是在考虑教师如何去教,如何去教好,一直以来这种不变的教学理念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尽管教师手里拿着新教材,可备课目的仍然是围绕着教师在转,导致教师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为教师服务,为了配合教师更好的教而学,这是教师的一个重大理解误区,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学,才会有所创新。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与好奇紧密相连。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做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只要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表现出更充分的自信,更认真地思考。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创造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想学、想知道、想了解的环境,而不是灌输式地强迫学生去学习。而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新课程理念的教育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21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个基点上。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内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学生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美术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发挥的成效,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学生们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示他们各自人生的价值、人格的魅力、智慧的风采时,渐渐展现出来!这是一项造福未来的工程,这是一种没有及时的成果和可见的回报的事业,但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社会美好的未来,我们理应义无反顾,投身其中!这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但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家长的殷切期望,为了全社会的重托,我们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负众望!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