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1-19 13:11李绍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李绍梅

摘要:小学美术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更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是要着重实施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文品格。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新教学理念的融合,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从而不断夯实学生的情感基础,实现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6-02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严格说来,情感教育是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感思想、挖掘学生潜在情愫的一种新型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不失时宜地进行学生情感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基础,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1.情感的概念和作用

1.1情感可以促进、中断或是终止信息加工。情感对认知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学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中等强度的情感最有利于认知信息的加工。过强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此外,积极的情感也有助于信息的加工。这种积极的情感包括自信、较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学习,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情感还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1.2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人的情感具有模仿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是处于社会活动中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要从他人的外在情绪中来发现其内心的感受。这个是社会交流的信号,为观察和评价他人提供了标准。

1.3情感能够影响问题的决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能影响到内心的情感。当然,教学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看灯展》的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各种图片,同时还可配上动听的音乐背景。这样的背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貌似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年"的文化。这样的课堂气氛,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了创作的激情,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2.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2.1实现了用艺术教育培养情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美术教学渗透了对孩子情感的熏陶和净化,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震撼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孩子对美的认识,帮助他们辨别美和丑。另外,美术教学也能够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在美术课上,孩子总会画一些关于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画,虽然简单,但展现的却是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美术教育对孩子情感教育的具体表现。

2.2促进孩子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情感教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力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艺术情操,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只要措施

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师生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中要举措。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高高在上,总是和学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非常不利于师生交流,更别说实施情感教育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潜移默化地实施情感教育。[2]比如在教学《向日葵》这一教学内容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色彩和绘画的把握,从而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构建高尚的美术修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和学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建立起对话:老师:学生们都有见过向日葵吗?学生:见过。老师:那向日葵都有什么样的有特点?学生:黄色的,跟着太阳转。老师:那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为什么又要跟着太阳转?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会陷入思考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向日葵上鲜艳的黄色上以及永远面向太阳的特点,引申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感教育。然后,进行色彩含义的讲解,如红色带白热情,白色代表纯洁等,从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4.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艺术创作不是空洞的技术性的活动,而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创造。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首先,利用音乐。音乐和美术都是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孩子的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行美术教学,让孩子带着情感画画,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其次,利用游戏活动。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他们多擅长形象思维,游戏活动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较为容易的学习到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同时,在游戏中也丰富了情感体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师在播放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学生常常会表现得很激动、很喜爱。而在播放类似《三毛流浪记》的图片时,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往往很复杂,有的同情,有的悲伤。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人物、场景、时代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和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要开展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其更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术欣赏能力,有利于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然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晨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为、想象为和美术鉴赏为、从而实现美术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操陶冶[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2]吴敏.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9(9)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