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学工作之灵魂

2017-01-19 13:37付廷生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老师教师教学

付廷生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42-01

近日,偶然翻阅一些旧书,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作家于1956年9月为当时的《教师报》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文章。在其中作者提及到三位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的蔡芸芝老师,态度粗暴的柴老师和不尊重学生人格的宋老师。蔡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是"温柔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教我们跳舞","用唱歌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柴老师曾使"我"的头上"起了像小馒头那么大的一个血包",使"我"产生了"再也不上学了"的念头,"我们见了柴老师就象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宋老师发的"算草本就象瓦片一样向我脸上飞来,有时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我连忙爬着去拾","算术课的铃声一响,我就有一阵隐隐的恐惧",使"我觉得算术是一门最没有趣味也是最难的学科,象我这样的智力是不能学到的","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门功课为最糟。"

身为教师,读了这篇文章,颇有一些感触。回顾自己三十年来的教学生涯,觉得我们经常扮演着蔡芸芝老师一样的圣母形象,偶尔也暴露出柴老师那样的狰狞面目,至于像宋老师那样的盛气凌人,则是司空见惯的。面对自己的学生,对于那些表现好、成绩佳的学生,我们会因为满意、顺心而笑脸相迎,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对于表现好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只有在其学习有所进步时才会施舍一点笑容,而通常是对之熟视无睹,甚至冷若冰霜,使学生觉得老师仿佛是一尊塑像;而对于那些表现不佳,成绩又差的学生,教师会因为其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给自己惹麻烦而对之龇牙咧嘴,暴跳如雷,甚至拳打脚踢,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简直成了凶神恶煞。

其实,身为教师,谁不希望自己成为蔡芸芝老师一样的"关爱型"教师?可是我们身上却时不时暴露出柴老师和宋老师那样的"专制型"教师的影子。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往往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常常视其为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尤其是当学生有一些缺点错误的时候,更是有意无意地伤害甚至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无情地进行呵斥、讽刺、嘲笑,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我们身为人师,我们还身为人之父母,当你的子女受到其他教师非人道的待遇时,作为父母,你有何感想?我们曾经也是学生,当我们因为一些过失而受到老师的体罚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又如何?那一幕幕令人难堪的场面,曾使我们无地自容,甚至对老师心怀怨恨。可是当我们也成为教师之时,却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自己曾经憎恨过的角色。

2.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

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且有些学生的缺点相对要多一些,比如学习成绩差,卫生习惯差,不求上进,打架斗殴……对待这些学生,我们要么不给好脸,要么放任自流,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弄得自己也不好收场,以至于到黔驴技穷的地步。

3.不能正确认识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如今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学校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来检验、评价教育教学的成果,并以此来评判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及格率、优生率、升学率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致使教师不太喜欢那些学习"不争气"的学生,视他们为"绊脚石",时不时还下一点"逐客令",人为地造成一些辍学现象,甚至断送了学生的前程。

最后,让我们再来领悟一下作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吧,但愿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这种职业(指教师),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知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假若没有这样的心,那么热爱祖国啰,对党负责啰,社会主义建设啰,也就成了空的,那些改进方法啰,编制教案啰,如此等等也就成为形式!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为高尚的职业吧"。

猜你喜欢
老师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六·一放假么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