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园班级管理

2017-01-19 13:45李会彩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愉快教学班级管理家长

李会彩

摘要: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带。"凡是集体,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如果是一个没有一个核心的群体,不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采取共同的行动,必然是"一盘散沙"。有中心,有方向,事情才会事半功倍,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越来越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如何创建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使幼儿们在愉快的教学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愉快教学;幼儿;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5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树人幼儿园的行动准则。而班级做为幼儿园的核心单位,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的。所以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漫长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状情况下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探索、完善过程之中。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的。在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这两年中,看着教师们在处理各项工作中的得心应手,我感慨颇深,幼儿园的工作既平凡,又琐碎,但就是这些平凡琐碎的事情影响中幼儿们的成长,从事班主任俩年了,在这期间,我知道,这无疑不是对我的信任和考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仅仅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总结出,要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1.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

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的创设,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尤其小班幼儿,这点对他们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小班时期是养成各种常规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营造好与家庭相似的宽松、温馨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我班在孩子入学不久,就召开了班级管理会议,就"如何接待新人园的幼儿及家长"以及"如何养成良好常规"进行了共同商讨,达成一致意见,统一行动。每天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孩子们很快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的亲近上。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孩子适应了班集体的生活,融人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在大家的协调统一的默契配合下,逐步养成了一日活动常规。在中大班时期,我们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而外,还注重了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

2.从班级团结协作入手,构建三位一体合作关系

一个班级行为常规的形成,需要班级教师、保育教师、家长几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尽量做好家长工作和保教协调工作。在班级中,虽然老师和生活老师在某一工作中其"踩点"、"站位"不尽相同,但三个人的工作目标、方向是一致的,是三位一体的。保教人员必须坚持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真正将保教结合落实到一日活动之中,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将这种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组管理工作中,本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原则,使班组成员在目标上达成一致,在观点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共同承接责任。如:班里每次在组织大型亲子活动前,班组成员先共同讨论交流和活动有关的各项事宜并进行合理安排。即主班老师承担设计、组织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配班老师协助主班老师做好材料准备、观察记录等工作,保育员老师要全面了解活动的内容、目标,全面做好配合工作,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工作中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如:为配合老师培养幼儿不挑食的饮食好习惯,保育员老师常常有耐心地告诉幼儿挑食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长期挑食会给自己身体带来哪些危害,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这些知识,逐步改掉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正因为我们在工作相互协作,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使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

3.要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孩子的人格,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要把阳光洒向每个孩子。乖巧听话的孩子,懒惰散漫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许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班集体。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于这样的一个班群体,我们不能"以一制百",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只有给孩子以民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孩子的个性不同,采取的方法措施也应不一样。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班集体的认可。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充分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加人到班集体管理工作中来。如在班级管理上,我们采用小组长轮流当,让每个孩子都来尝试管理的苦和乐,培养孩子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找到自信与自我价值。传统观念中的小组长,大都由那些乖巧玲珑、听话懂事的孩子来担任。这样一来,却使大部分表现平平,或者纪律不够好的小朋友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表现出对班集体事务缺乏主人翁责任感,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精神和自主管理意识。我们尝试了给每个孩子作"小组长"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机会,得到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总之,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他们才可自觉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继而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愉快教学班级管理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尝试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