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2017-01-19 14:07钱向红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剪纸作品

钱向红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86-01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媒体呢?在这里我想谈一些个人体会。

1.运用电教,激发兴趣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教学《安塞腰鼓》时,首先出示腰鼓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鼓吗?""腰鼓之乡在哪里的?"然后随着一声声厚重的鼓声,出现四个大字——"安塞腰鼓",使学生自然进入课题中,最后播放一段粗狂、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录象,把学生带进一种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的气氛之中。这样,从视觉、听觉、感觉上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又体会到北方黄土高原的这种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突破重点,化难为易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很难达到。而电教媒体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2.1利用图片,直观形象。例如《詹天佑》一文第三部分写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二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设计了三张图片,即"人字形线路图"和"两端向中间凿进法"与"中部凿井法"。此图表明了山势及坡度,突出了工程的艰巨,箭头则标明了凿进的方向。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也就迎图而解。

2.2利用录音,提高朗读能力。录音是借助电、声、音响来传输教学信息的方式,在朗读训练中,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提高朗读能力的目的。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在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中,配以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诵,使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意境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跟读,甚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即取得良好的效果。

2.3利用录像,再现生活。如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其中介绍了鲁滨逊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和寂寞,勇敢机智地生活下去,于是找到了有关的电影《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些场面,剪辑成一组录像,学生为影片中鲁滨逊这个人物传奇经历而感到无比惊讶和由衷敬佩,如此再现文中情节,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了解更深刻。

3.开拓思路,训练习作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老师的指导与讲评,仅仅限于口头的、抽象的,单一的方式必然造成学生的厌烦,学生在习作时就感到相当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电教手段巧创激趣情境,比如要想让江南的学生来描绘草原的辽阔美丽,还不如先放一段精彩的画面;教师讲述乐曲如何优美,不如放一支曲子让人感受真切。只有这样能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意象。如写桃花,在利用多媒体展示桃花的形象之后再展示天边的彩霞或小姑娘羞红的脸庞等形象,以诱发学生的联想,使其理解更加深刻。

如为了进行感恩教育,我让学生写《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的文题一出,很多学生就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设计安排了让学生看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感人的画面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然后我转而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在这样一种柔和真挚的乐曲声中,学生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作文训练,有了网络的优势,也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受局限。如第十一册习作四,要求学生选择一副剪纸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加以想象。书中有四副作品,但都和我们实际生活有距离,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因此他们上网搜集到了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的图片并下载了。于是,我就让他们写自己下载的心爱的剪纸作品。

4.创设情景,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要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突出任务来完成。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电化教学正好能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知识性、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理想境界。《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我们这的学生没去过,甚至有的没见到过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受,存在着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但通过使用多媒体,可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去漫游,品味那大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草原的美景,从而体会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那么它就能发挥最佳效应,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力"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剪纸作品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于富业剪纸作品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