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略探教具的作用

2017-01-19 13:00盖旭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具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盖旭军

摘要: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使用教具可以让小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况且小学阶段的孩子比较好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让小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符合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要求。有了教具的辅助教学,小学生就变成了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精神,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很好地阐释了高效数学课堂的含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具;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92-01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占据学习的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的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较差,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这样一来,伴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学习情况越来越糟糕,失败越来越多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信。而教具的运用恰恰打破了课堂的僵化局面,让呆板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多姿,让学生茫然的目光变得神采飞扬,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师精心设置的教具活动,动手弄脑,完整的参与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打造属于我们自己品牌的高效课堂。所以,教具的恰切使用,能够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1.运用教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离不开兴趣的支持,只有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喜欢学习,小学生本身较为活泼,好奇心较强,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加之数学知识本身较为抽象,不好理解,这种情况下让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就会磨灭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讨厌学习数学。也因此,这样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个性就会被抑制,而教具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给了学生张扬个性,自由飞翔的平台。学生的心灵是无瑕的,任我们描绘缤纷的色彩,我们的努力,对学生产生的动力常常让人震惊。

2.运用教具,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知 识变得越来越晦涩难懂小学生理解力不强,如果单凭教师讲授,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实,小学数学有很多知识点能够运用教具来完成。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具活动,教具具有强大的直观性,恰切的运用,把抽象的知识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经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在由感性的形象上升为理性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印象,历久弥新,记忆深刻。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有困难,而且,如果理解不透彻,对以后的路程方面的应用题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可以说,学好相遇问题,整个路程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所以,在课前我让男同学拿来他平时喜欢玩的各种小汽车,让女同学准备她喜欢的各种玻璃丝,毛线。课堂上,学会面对自己喜欢的玩具兴致盎然,都在等待老师的悬念,一展身手。在将相遇问题时,我让男生用小汽车演示相遇的过程,女生用毛线等来演示。没想到的是,学生居然主动到前面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有的还别出心裁,不仅做直线相遇,还做曲线相遇,讲解的更是头头是道,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沉醉其中,教具的运用,让相遇问题这一难点在学生学中玩,玩中学,轻松掌握。这样的课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慢慢爱上数学,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3.运用教具,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现代教育教学最耀眼的字眼,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创新的复合人才,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只有创新,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而数学,因其独有的学科特点,最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创新的培育,当然要从小学生开始了,小学数学给创新提供了条件。教具给创新搭建了桥梁。教师因材施教,充分运用教具,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打破固有的教材学习模式,深挖教材,灵活处理教材,让教材变得立体起来,让学生在你的数学课堂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有所得,每个人都品味到成功的幸福。一个有幸福感的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这种动力带来的兴趣,会是长久的。潜移默化中,温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创造热情迸发。在学习《正方形》,教师让每一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特点。通过直接测量四条边的长度、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等等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学生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一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不仅如此,有的学生展开想象,居然用一张普通的白纸,结合以前手工课折纸,叠出了正方体,还有的叠出了长方体,也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结论:正方体的所有边一样长,长方体的对边相等。学生发出喜悦了然的笑声,那自己获得新知的快乐溢于言表。一张小小的白纸,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4.运用教具,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好数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数学的可操作性,科学结合教具就能让小学生的手脑更加协调,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智慧在手上,恰切的教具的运用,可以锤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思维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升华。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教具,这很符合小学生爱动手的特点,学生会甘之如饴,不怕吃苦受累。也可以发动家长参与制作,这也沟通了学生和家长,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师重视教具的制作,刺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制作运用相结合,操作思维互相结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认知特点。让教具的运用真正具有了实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教具的支持,科学运用教具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当然,教师在运用教具辅助教学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创新,熟练掌握教具的使用方法,让教具发挥出最大功效,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晓虎.浅谈对小学数学教具的认识[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7).

[2]庞浩.小学数学教具教具的有效制作与使用[J].数学大世界,2011(2):61.

猜你喜欢
教具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