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十三五”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2017-01-20 20:04王显政
中国煤炭 2017年1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煤炭行业十三五

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北京市东城区,10071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十三五”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北京市东城区,100713)

认为“十二五”以来,中国煤炭行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形成了共识,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煤炭行业标准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规划推动了行业创新发展。提出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改造提升煤炭产业、推动科技示范工程引领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加快煤炭科技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以及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煤炭科技 自主创新 科技进步 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煤炭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开创煤炭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做出了新的贡献。

1 “十二五”以来,中国煤炭科技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二五”以来,煤炭行业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煤炭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着力开展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着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1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形成了行业共识

煤炭工业几十年发展历程和近10多年来煤炭工业改革的具体实践,都证明了坚持科教兴煤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创新发展,是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行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贡献率,推动行业发展方式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研发投入强度比2011年提高0.14个百分点;行业科技贡献率49.5%,提高10.3个百分点。

1.2 煤炭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1)在煤田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保障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式综合勘查理论体系,“井上下一体、多手段联合、采前与采中配合”的煤矿地质保障技术体系逐渐成熟。采区三维地震技术、电磁法勘探技术、测井技术、受控定向钻进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2)在大型矿井建设方面,钻井法、冻结法、注浆法等特殊凿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扩成井”快速钻井凿井技术、大直径反井钻井技术、超大直径深立井凿井大型成套装备取得重大突破,为大型现代化煤矿、千万吨级矿井群和亿吨级矿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3)在煤炭高效开采方面,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示范工程取得成功;神东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系统月进尺4000 m以上;以充填开采、保水开采为主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被广泛应用;成功研制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和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在神东、黄陵等矿区建成了智能化开采工作面,一批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煤矿区三区联动立体抽采为核心的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与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矿井重大水害隐患精细探测、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高效超前区域治理、地面快速抢险封堵过水通道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5)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得到突破。褐煤、长焰煤等低阶煤中低温干馏制油、制气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新一代空气重介干法分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直径1500 mm四供介大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研制成功。煤系地层铝矾土、高岭土、油母页岩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干法联合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乏风瓦斯销毁利用示范取得成功。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和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示范取得突破,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

(6)在煤机装备制造方面,600万t/a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千万吨级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研制取得成功,电液阀等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电牵引采煤机、重型刮板输送机和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投入使用,采煤机最大功率达到3000 k W,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最大达到5000 t/h;7~7.5 m大采高、强工作阻力、电液控制的重型煤矿综采液压支架投入使用,冷热加工、高强度高性能材料、数控机床、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制造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了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

1.3 煤炭行业标准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完成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679项,制修订标准584项,有14家单位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2项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分类》(GB/T 5751-2009)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4-2007》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2014年,组织研究制定了《商品煤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指南》国家标准。

1.4 坚持以规划为引导,推动了行业创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开展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行业发展16个专项规划指导意见,涵盖了资源开发、科技发展、煤机制造、信息化、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等相关领域,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行业发展共识,在指导“十二五”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由行业近千名科技工作者参与研究制定的《煤炭科技“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在系统研究分析煤炭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十二五”煤炭科技发展“31898”工程,凝聚了行业智慧,有力地推动了煤炭科技创新发展。

1.5 加强了行业文化建设,推动了煤矿文化繁荣发展

发挥煤炭行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作用,加强了行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成功举办了全国煤矿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启动了第三届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活动,举办了第二届煤炭在京职工书画摄影展、“乌金杯”、“乌金奖”系列赛事,展示了煤矿职工的精神风貌。组队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和央视“谁是棋王”中国围棋民间争霸赛等大型活动。加强了煤炭文献委工作,煤炭工业第二轮修志工作稳步推进。

在推动煤炭科技进步的进程中,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学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自身职能,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在引领和服务行业科技工作者、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行业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1337”工程和中国煤炭学会“1248”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研究提出的“商品煤质量标准”、“煤矿先进产能”等一大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取得重要进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在鄂尔多斯、保定、菏泽、石嘴山等示范市落地生根,“关爱全国矿区留守儿童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深入矿区、进入煤矿,受到了社会各界欢迎,行业优秀科技人才培养与推荐工作不断加强,世界煤炭协会技术委员会和世界采矿大会煤炭工作委员会主席由中方担任,秘书处设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正式加入国际矿山测量学会,促进国际煤炭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煤炭科技繁荣发展。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学会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的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准确把握形势,努力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了新一轮下行周期,煤炭需求下降、库存增加、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老矿区、老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突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煤炭行业严峻的困难形势,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和《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建立了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和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部际联系会议机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与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16年10月底,2016年煤炭去产能2.5亿t的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部分地区出现了结构性供应紧张;煤炭价格回升,企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但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煤炭需求增长动力依然不足,控总量、稳煤价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煤炭消费量看,据测算,2016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4.9亿t,同比下降1.6%(减少5600万t)。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6.7亿t,下降0.4%;钢铁行业耗煤5.7亿t,下降0.6%;建材行业耗煤4.8亿t,与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化工行业耗煤2.5亿t,增长7.2%。预计,2016年煤炭消费量39亿t左右,同比减少5000万t左右。

从煤炭供应量看,2016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0.5亿t,同比减少3.4亿t,下降10%。预计全年产量约34.5亿t。全国煤炭进口22869万t,同比增加4227万t,增长22.7%,出口802万t,净进口22067万t,增长21.6%。预计,2016年煤炭净进口2.4亿t左右。预测,全年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4亿t左右。

从煤炭市场价格看,秦皇岛23.MJ/kg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370元/t缓慢恢复到9月中旬的550元/t,这个价位对于多数煤矿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于下游用煤企业,也有承受能力。从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以来,经历了4年多时间,价格恢复到目前水平,从政府、到企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实践证明,煤炭市场价格过低有悖于价值规律,不利于行业发展;同样,价格过高,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价格短期过快上涨,也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对此,煤炭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稳定煤炭价格,把价格稳定在550~600元/t左右,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组织神华、中煤能源与五大电力集团,山西焦煤与部分重点钢铁企业签订了2017年度煤炭框架协议,为稳定煤炭市场,推动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和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推动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进程中,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一是要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完善煤炭市场交易体系的战略高度,加强煤炭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再不能走不计成本、不考虑需求,只管生产的老路,更不能走以量补价、无序竞争的老路。二是要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构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稳定产量、稳定价格,规范合同,履行合同责任,构建长期稳定的市场供需网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三是要加强自律,树立规则意识,坚持诚信经营,互相理解,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防控煤炭市场出现大起大落。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化、互联网运行模式,强化产品服务意识,实现从传统的销售煤炭产品向提供适用产品和服务转变。

3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能源革命正在改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虽然没有改变,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处于“四期并存”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煤炭科技创新必须顺应能源安全保障、发展模式转换、供给侧结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成为引领煤炭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煤炭科技创新要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为主攻方向,瞄准煤炭科技战略前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示范工程,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行业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转换,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

重点在煤炭资源开发、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为我国煤炭资源大规模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加强煤炭绿色开采、隐蔽致灾因素智能精细探查及治理、智能化无人化安全采掘技术、煤矿应急救援快速救灾、低阶煤提质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燃煤排放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煤与油共炼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优化行业创新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推动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国家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3.2 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改造提升煤炭产业

加强安全、信息、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在煤炭清洁高效开采方面,重点推广煤矿绿色开采、煤田高精度勘探、煤矿巷道全断面掘进、井下高效清洁辅助运输、智能化开采等先进适用技术。在煤矿安全防治与应急救援方面,重点推广煤矿重大危险源识别、预测与预警,深井热动力灾害防治,突水预测、水源识别和快速注浆技术,瓦斯监测与防控,井下快速抢险救灾等先进适用技术。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推广干法选煤,矿井水、矿井热能高效利用,褐煤提质等先进适用技术。在煤矿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推广宽带无线通信,精确定位,矿井移动互联网,光纤传感综合监测,无线传感便携仪,自调校传感器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先进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大幅提高全国煤矿先进产能的比重,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用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

3.3 推动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引领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在加快实施已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原则,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融合,重点建设煤炭企业技术升级,煤炭安全开采及生态矿山,低阶煤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智能矿山,煤层气高效开发与利用,先进高效超低排放煤电一体化,清洁高效煤基化工与原材料,燃煤锅炉洁净燃烧和煤炭共伴生稀缺资源及大宗废弃物利用等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实现科技资源的集成应用,培育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4 推动煤炭科技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要深入研究煤炭行业多元化、高端化、高效化发展方向和实施途径,推动煤炭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煤炭科技向现代科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深入研究煤炭主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产业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相互融合,促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和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培养一线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技创新人才合理充分地分享成果收益,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性,塑造我国煤炭发展的竞争新优势,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做出新的贡献。

3.6 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用全球眼光、战略视野来谋划煤炭工业的开放发展之路,加强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资源状况、产业政策、法律环境及贸易准则研究,为煤炭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指导。推动煤炭工业与“一带一路”主要产煤国家产能合作、技术装备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加强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政府、国际能源组织、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高煤炭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责任编辑 张大鹏)

五部委联合发文:坚决遏制煤炭钢铁违规新增产能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严禁新增产能,迅速开展违规新建项目核查,严防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动态监管和联合惩戒。《通知》要求各地于2017年1月20日前报告相关核查结果及处理意见。

在违规新建项目核查方面,各地发改委、工信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分别牵头对本辖区钢铁、煤炭新建、在建项目违规情况开展详细梳理排查。排查内容主要为是否存在违规建设钢铁煤炭新增产能项目情况,各省(区、市)要做到对本辖区内钢铁、煤炭企业的全覆盖,不得留有死角。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查。煤炭方面,相关部门将对首批8个产煤省(区)进行重点督查,随后对其他产煤省(区、市)督查。

《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钢铁煤炭产能退出标准,做好验收和公告,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对产能退出情况进行监督,严防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煤炭方面,对于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资源枯竭、灾害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落后小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能保证、安全设施设备和主要生产系统不完善的煤矿,资源整合主体不具备相关技术管理能力和安全业绩的煤矿,生产高硫高灰等劣质煤的煤矿以及产能在30万t/a及以下的“僵尸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退出。

Promo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al industry in the 13th Five-Year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ment

Wang Xianzheng
(China National Coal Association,Dongcheng,Beijing 100713,China)

The idea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for China coal industry has become mutual understanding since the 12th Five-Year.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effec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standard establishment of coal industry has achieved new progress,and industry planning has promoted coal industry innovation development.Proposing strengthening basic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y research,using advance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improve coal industry,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roject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al technology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cultivating coal industry leader,and build 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latform,so as to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sustaine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coal industr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coal technology,independent innovation,scientific progress,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D-9

A

王显政(1946-),男,汉族,辽宁彰武人,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王显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十三五”煤炭工业转型升级[J].中国煤炭,2017,43(1): 6-10. Wang Xianzheng.Promo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al industry in the 13th Five-Year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ment[J].China Coal,2017,43(1):6-10.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煤炭行业十三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低迷背景下工会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