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探析

2017-01-23 12:37吕瑞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2期

吕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网络口碑,从而扩大企业品牌的曝光度,进而为企业节约更多成本,便有必要在综述微博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微博营销;品牌曝光度;网络口碑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满足企业的宣传需求,企业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微博营销转变。其中,微博营销指以微博为营销平台,以微博用户为潜在营销主体,企业通过微博平台传播企业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满足用户需求,直至创造价值的行为过程;网络口碑,英文简称IWOM,指个人利用网络渠道与网友分享产品或企业信息,其讨论过程所产生的传播效力,直接影响企业品牌的信誉度,客观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微博营销的优势

1.1微博营销的门槛低

相较于广告营销,微博营销的成本投入低,受众广泛,不存在预设门槛,消费者与企业属于“面对面”沟通模式,以消费者为主体,宣讲少于倾听。同时,企业利用微博营销平台,开展与消费者间的话题互动,完成碎片化渗透,率先影响小众,逐步扩大影响至大众,客观上模糊了企业商业形象,以“倾听者”的角色接近消费者,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信任关系。

1.2微博营销的互动性

相较于传统营销,微博营销的传播速度快,微博转发次数直接决定信息传播距离,满足短时间内阅读量最大化的需求。同时,在企业微博营销的过程中,以真实消费体验为切入点,引发网络讨论,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或及时与粉丝沟通,获取准确的用户反馈,例如:企业可利用福利转发、微群推荐及每日分享等方式,吸引潜在用户参与讨论,拉近与粉丝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网络口碑,引发口碑效应。

1.3微博影响的范围广

微博营销突破原有线性传播营销模式的局限,转变工作重心,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互动模式转变。同时,提升受众的地位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相较于现代传播模式,常规传播模式属于点对点传播模式或点对面传播模式,例如:人际传播模式等。现代传播模式属于面对面传播模式,微博发布者是信息消费者,亦是信息提供者,即:N对N传播模式,指将每一条微博视为“节点”,所有节点相连,形成微博传播网络,其中任意两条微博的发布者存在互相关注的可能性。同时,该传播模式与物理学中核裂变反应类似,可称为传播裂变性。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微博传播的裂变性,企业必须增加传播级数,扩大微博的影响范围。

2.企业微博营销的传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的传播效应表现为:

2.1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又称信息渠道,是传统品牌传播与微博品牌传播的主要区别。其中,微博品牌传播以网络及计算机设备为平台环境,门槛低,成本投入相对较少,工作人员可将微博营销与客户服务相融合,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综合管理的作用,操作流程简单,属于自媒体范畴;传统品牌传播以大众传媒为平台,信息传播过程复杂,成本投入高昂,例如:以电视广告为例,经制作、拍摄、设计及招标等工作环节,再投入播出费用,利用电视台完成投放。

2.2传播信息

微博品牌传播指以网络为平台环境,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实现多媒体影音传播的模式。其中,微博是具备“4A”元素的流动性互联网平台,对于用户设备的要求较为宽松,例如:手机或电脑,便可浏览平台页面信息。企业微博内容丰富,涵盖企业言论、企业信息及生活百科等,企业信息又可细分为行业动态、企业新闻、企业文化、企业服务、企业产品、企业服务及企业活动等内容。消费者利用上述信息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能满足相应的检索需求。

同时,工作人员可逐步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营销合作、产品销售、人才招聘、维权投诉、使用指导、解答疑问及意见反馈等信息服务体系,将多种功能相结合,客观上提高企业微博的工作效率,便于消费者日常检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服务需求。

2.3信息传播及接收方

受网络非时空限制特点的影响,微博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强度主要表现于信息传播及接收方间,不拘于现实好友,囊括互联网上所有人,特别是陌生人,其微博传播主体关系是“弱链接”关系,相较于“强链接”关系,其信息传播的效果良好,其网络口碑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扩散范围广,不存在限制扩散时间。

2.4作用主体

从作用主体的角度来看,微博品牌传播可分为间接影响企业及直接影响消费者。直接影响能激发潜在消费群体的“仿效行为”,例如: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盲目跟随行为;间接影响指企业获取微博传播效益后,所发生的反馈行为。其中,微博品牌传播中“跟随行为”指消费者以好友推荐,或其他客户推荐,着重其品牌反馈口碑,完成品牌消费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质化倾向严重的产品不断增多,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更为严格,一部分消费者转而仿效好友,或选择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完成购买过程,产生“从众效应”。

同时,微博品牌传播的“从众效应”是潜在客户群体以大多数客户群体的品牌口碑为主,完成品牌消费的现象。该现象的产生原因较为负责,例如:不对称式信息及爆炸式信息,导致消费者无法完成购买决策,只能通过仿效,简化决策过程,避免个体决策风险,减少所耗费的时间及精力。

总之,一旦企业获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观点,以至于影响企业决策时,便形成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反馈效应。该反馈机制能帮助企业利用微博平台,及时得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消息,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掌握具体的市场资料。同时,消费者能利用微博平台,传递服务信息,便于解决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预防负面消息影响企业的网络口碑。

3.企业微博营销的措施

3.1创造体验性沟通平台

企业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逐步构建公开、公正及体验性的沟通平台,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以用户感受为唯一标准,时刻与用户保持紧密关系,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为企业的网络口碑创造价值,及时反馈于企业真实的评价,例如:以戴尔集团为例,微博平台的操作人数众多,满足不同用户的检索需求,积极与客户沟通,时常“唠嗑”,分享实惠的购买方案,发布具体的打折信息,甚至不同的微博管理员会分享私人心情,进一步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保持密切的联系。

3.2满足受众需求

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微博营销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一部分企业对于微博营销的认识存在误区,营销工作存在盲目性,营销手段落后,营销方法单一,营销效率低下,甚至少部分企业仅仅复制传统平面媒体的宣传词发布微博,无法深化微博平台职能,关注人数寥寥可数,不仅无法发挥微博营销平台的作用,还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埋下隐患,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从营销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社交群体存在特有的原则、语言及文化,企业必须在消费者觉察营销任务前,成功融入网络社交群体,开展“分层”服务,例如:针对高收入群体,以产品质量为基础,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针对低收入及学生群体,以产品性价比为基础,提供具体的优惠、抽奖及折扣信息,企业必须加大对于市场前期调研的重视程度,为构建针对性微博沟通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3.3增强策划水平

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策划水平,无论是企业微博的发布内容,抑或是微博营销活动,均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其具体措施为:企业工作人员勇于创新,以创造性思维为依托,增强自身信息写作能力,树立活动策划意识,以微博内容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例如:以香飘飘企业为例,于2014年由企业微博平台发布“一句话晒出你的梦想”活动,开设了相应的活动话题,一时间转赞人数突破千次,为所有受众提供展示理想的舞台。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微博的营销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网络口碑,加快微博营销手段的变革,分析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具有显著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霞,牛海鹏.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3,05:116-122.

[2]李金阳.微博互动对关系质量和受众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0:26-33.

[3]韩玫,何跃.基于DEA的企业微博活动营销效果评估[J].管理评论,2015,07:137-145.

[4]何跃,宋灵犀,齐丽云.负面事件中的品牌网络口碑溢出效应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10:58-64.

[5]项怡娴,陈朵灵.社交媒体对旅游营销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04:111-117.

[6]周惠来,周军杰,马嘉雯.微博内容类型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J].管理学刊,2016,04:23-30.

[7]郑亚琴,王晓宇,郑文生.微博口碑营销特征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J].财贸研究,2016,04: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