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传统民居建筑简析

2017-01-24 15:23于晓梅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伊宁市伊犁维吾尔族

于晓梅

(伊宁市城乡规划局 新疆 伊宁 835000)

伊宁市传统民居建筑简析

于晓梅

(伊宁市城乡规划局 新疆 伊宁 835000)

以伊犁民居为例探究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从系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入手,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演变过程的文化遗产,针对其自身价值特色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 伊宁市 伊犁民居 保护与利用

“伊犁民居”以维吾尔族民居为基础,适应着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沿革的影响,又演化出各种不同的建筑和院落形式,富有伊犁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底蕴。

一、“伊犁民居”的形成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维吾尔族民居也因自然气候、建设年代的不同,有别于南疆的民居形式,与南疆维吾尔族民居在居室安排和院落布局上都存在明显区别,已然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通称为“伊犁民居”。“伊犁民居”的形成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1760年--1930年代:17世纪上半期准噶尔部雄踞伊犁时期,即迁喀什、阿图什6000余户维吾尔族农民来伊犁屯垦。清代在伊犁建立军府制度后,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自1760年起,清政府有组织地从南疆各地招募维吾尔族居民赴伊犁屯田,至1821年,伊犁的维吾尔族居民达34300人,居民点由9处扩大到17处。为管理分布于伊犁河谷的回屯(清代对维吾尔族农民屯垦的简称)事务,清政府设置了阿奇木伯克,建设宁远城。今日伊宁市就以宁远城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

在乾隆年间由南疆迁入的6000余户农民留居而繁衍的后代,自称“塔兰奇”(准噶尔语意为种田人)。其居住建筑在迁入伊犁之初,大多采用和保留了喀什、阿图什等南疆原住地的民居形式和风貌。但受伊犁地区良好气候影响,其建筑布局摆脱了南疆维吾尔族民居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传统伊犁民居多为“一”子型或曲尺型砖混结构形式的平屋顶,色彩上多采用白、蓝、赭石色来涂饰,整体感是冷、暖、明、暗对比鲜明。院落也因用地大小,分解为前院和后院,其庭院的功能分的更为清晰。房间布局由一明两暗三间房间组成。维吾尔族民居建筑中之各个房间一般均采取横向布局(极少以组团式布局的)。为取得各室之间的联系又不致露天来往,故大都采用加建室外连廊的措施。连廊的布局丰富了维吾尔族民居的空间处理,与房间的不同组合和廊体特殊的装饰也丰富了民居造型,使其更具地方特征。

(二)1930年--1990年代: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开辟伊犁和塔城两个商埠,大量的俄国商人涌入新疆。伊犁的俄商最早是在惠远城集聚,俄占时期,逐渐转移到宁远城,宁远城逐渐成为俄商集聚的中心。十月革命后,先后4批约2.5万俄罗斯白军和难民进入新疆塔城、伊犁等地,很多人自发留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后加入中国国籍。由于沙皇俄国1871年--1882年间强行侵占伊犁达十年之久,伊宁的经济、文化、生活(包括饮食、服饰、城市风貌)等都深受俄罗斯西方文化影响,出现明显西化的倾向。如1937年建成的六星街,曾有60~70%的居民为俄罗斯人,并建有当时全疆最大的伊宁东正教堂,并在附近形成了俄罗斯族人墓地。教堂在文革中烧毁,墓地现保存完好。民居建筑布局和风貌也形成独特的有别与新疆其他地区的民居形式---伊犁民居。

伊犁民居具有典型的组团式平面布置及檐头、门、窗楣、扶壁柱等立面装饰。居住建筑一般都为四坡水屋面,屋面漆有绿色油漆或铁皮敷顶,以利于保温和防水。房屋高大,室内净高普遍较高,冬天采暖用的是大壁炉的形式(又称毛炉),内过道通向大门,门口一般有风斗或门厅和围廊,色彩上多采用青砖和原木涂饰清柒来装饰。因为建造材质、立面处理和施工技艺的不同,有的外观形象丰富,有的简朴,有的大墙一码平直,有的增加扶壁柱等立面装饰而线条显露,在外貌上最为明显的是,除了檐头做出多层线脚外,还增加了用砖块砌出的垂挂体作装饰,成为伊犁民居典型特征。

(三)1990年至今:多元文化特征比较明显。上世纪9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得以飞速发展,传统建筑风貌与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由于受伊犁地区自然、气候等影响,现代伊犁民居建筑屋顶的处理方式多采用欧式坡屋顶。房基以半地下室抬起一层或半层的地面标高来达到防潮、保护墙基的作用。用室外扶梯引向主入口,与建筑立面的处理一起烘托出形象突出、富丽别致的庭院特色。伊犁民居的院门极具特色,因每户都有一处漆成蓝色或橘黄色、红色等各色不一,无一类同的院门,其组成的几个要素,如门框、门柱、门顶、门檐、门扇、门边坐台、门侧凳椅几乎齐全,各个要素又精心处理装饰得十分完美考究。院门的砌筑规模和形象足以显示户主的经济水平、欣赏爱好和审美观念。从街巷看去,维吾尔的小院,院里院外总是非常整洁,不论是院心空地,还是廊檐下的凭栏上,都有三三两两的花圃或盆栽。一边是各种树枝挂满果实,一边是不知名的花的藤蔓爬上墙头。大门两边有低矮的树桩条凳,过膝的波斯菊、刺玫和西番莲。特别是门口的两、三株桑树,已成为他们和其他民族住宅的区别之一。伊犁河谷处于新疆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既是天山北麓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节点之一,又是新疆天山南北农耕和游牧经济的交汇地带。各民族所承载的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等多元文化,体现在伊犁民居上,使伊犁民居形成了伊宁市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道最美的最亮丽的风景。

二、保护与利用

近年来,伊宁市在城市建设方面重视总体规划实施。在老城格局保护方面,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元素,加强了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现了现代文化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有机结合。由于伊宁市历史街区大都为生土民居建筑,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和修缮保护资金不足,现存的历史建筑都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居民私自拆除、改建现象极为严重。历史街区的居民强烈希望政府能通过规划改造提高居住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为保护伊宁名城传统特色街区及历史文化遗产,2013年伊宁市市委、政府充分结合伊宁市现状,研究制定了对历史街区进行分批实施保护修缮方案。市委、政府计划每年投资3000万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修缮,研究出台《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六星街保护性改造实施办法》、《伊宁市老城区改建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和办法,鼓励居民通过修缮保护发展旅游业,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历史街区经济活力。2014年重点实施了六星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工程,根据六星街启动区建筑修缮方案,六星街已经完成了一期修缮工程。一期修缮总户数109户,总面积达15623平方米。目前六星街启动区在实施过程中已经获得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

同时,针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将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明确保护重点,划定具体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好历史民居,彰显伊宁文化特色。在不损失文物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旅游、文化、商贸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了抢救性保护力度,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需要修缮的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修复。二是制定详细的政策。比如,通过摸底调查,掌握伊宁市老建筑老街区的详细资料,制定相应政策标准,在修缮过程中,政府出资多少,个人出资多少;需要修缮的,均按规划设计要求修缮。三是在保持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引进市场机制。对于有置换需求的房主,可以让出地皮,引进开发。但是开发,也要遵循政策,必须按照这个街区的风格、元素来建筑房屋,图纸审查、用途等都有所规定。只有符合这个街区的风貌、环保要求才能开发。同时,对于有足够能力和强烈意愿自己翻建老宅的房主来说,也都有具体规定,要求其新建的房屋符合街区原有风格。因此,只有通过运用政府、市场、个人三方面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又能保持街区的传统风貌,给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带来活力。

[责任编辑:唐旻星]

10.3969/j.issn.1674-6287.2017.02.30

J59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

1674-6287(2017)02-0108-02

2017-03-07

于晓梅,女,新疆伊宁市城乡规划局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伊宁市伊犁维吾尔族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达达木图乡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记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成俊
丝绸之路与伊犁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我爱我的祖国!”:记伊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兼宣讲团团长阿不都热西提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