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税收工作综述

2017-01-25 10:32
中国财政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税款海关税收

2016年,受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缓升、跌幅收窄及国内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逐步企稳,进口降幅逐月收窄并实现正增长,为海关税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0.9%,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6.1个百分点(按美元计价为3.68万亿美元,下降6.8%,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下降2%,扩大0.2个百分点;进口10.49万亿元,增长0.6%,收窄13.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税收净入库15388.1亿元,较上年财政部确定的15000亿元的税收基数增长2.6%。其中,关税2603.7亿元,进口环节税12784.4亿元(其中,进口环节增值税12214.8亿元,进口环节消费税569.6亿元),按比例计算分别增长2.3%和2.6%。虽然与年初税收预算安排(15600亿元,增长4%)存在缺口212亿元,但累计税收收入历经9个月的负增长后,从10月开始正增长,最终全年实现2.6%的正增长,超额完成了调整后的税收预算目标。

此外,2016年全国海关征收船舶吨税48亿元,增长2.2%;上缴罚没收入22.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19.7亿元,增长40%;征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5.7亿元,下降12.2%。

一、2016年海关税收主要特点

2016年,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下滑,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在各项改革政策的促进作用下,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但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海关税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稳增长政策推动外贸进口逐月好转,税源回稳。2016年随着国家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我国外贸进口降幅持续收窄并浮出水面。其中与海关税收密切相关的一般贸易进口优先好转,自7月份开始转为正增长,全年累计增长3.7%,一般贸易进口比重也由上年的54.8%提升至56.6%,成为拉动税收回稳的主要因素,海关对一般贸易进口征税11787.1亿元,增长4.2%。与此同时,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改革不断深化,全国取消了加工贸易备案审批和内销审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进一步拓展。加工贸易内销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出区征税3050亿元,增长2.3%。

(二)供给侧结构调整深化,带来税源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调整,高端制造业、消费服务业发展加快,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去产能取得进展。占海关税收80%的前3000家主要税源企业中,从事通信、医药及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进口增加,全年纳税3345.6亿元,占税收总额的21.7%,较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从事汽车等消费品经营及维修服务的企业纳税3903.2亿元,占25.4%,增加2.5个百分点。同时,从事钢铁、煤炭、石油加工等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企业纳税2340.1亿元,占15.2%,下降0.2个百分点。

(三)进口数量增长拉动税收增收。扣除不可比因素,2016年应税进口数量平均增长6.7%,因数量增长带动税收增收988.5亿元。前10位税源商品中(占税收总量的43.1%),除汽车、大豆、成品油三类商品分别下降3.2%、3.1%和8.1%外,其余7项商品应税进口数量实现增长。大宗商品中,原油、铁矿砂、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受进口“双权”(指原油进口权和原油进口使用权)下放、国内产量下降、需求大增等影响,进口数量分别增长9.7%、2.9%和23.4%;高技术产品中,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在高端制造业及工业智能化增长带动下,进口数量分别增长36.9%、8.3%和6.5%,汽车零配件进口数量增长9.1%。

(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增强,带来税收增收。随着2015年8月人民币“汇改”及2016年10月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同时也受英国脱欧、美元持续走强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大且震荡下行,由于进口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计征汇率同比下降6.3%,进口折合人民币计税后产生904亿元的增收效应。

(五)主要进口商品价格跌幅收窄,但仍是税收减收的主要因素。扣除不可比因素,2016年应税进口价格水平平均下降8.7%,因价格下降导致税收减收1356.6亿元。前10位税源商品中,除汽车和汽车零配件外,其余8项进口价格同比降幅仍在-3%至-27%之间。如,主要大宗商品中,原油、铁矿砂、大豆、成品油和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等商品应税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下降23.5%、6.5%、4.5%、13.4%和26.5%。

(六)税收优惠政策稳步落实,客观“压缩”税收增收空间。海关积极落实各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全年减免税款50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口天然气增值税返还、石脑油和燃料油退税等合计208亿元,增长39.5%。推进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已实施的17个优惠贸易安排项下进口货物优惠税款490.5亿元,增长15.1%,其中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下合计优惠税款36.6亿元。2016年有787项商品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关税税率为2.2%,较最惠国税率低54%,优惠税款438.6亿元,增长2.6%。上述政策实施合计优惠或减免税款1639.1亿元,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137.4亿元。

二、全力以赴做好海关税收征管

(一)深化改革,优化执法。一是牵头开展的“三互”大通关改革,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 关检合作“三个一”顺利推进,基本实现口岸大通关核心环节信息共享,口岸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二是深化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广州开展税管中心改革试点,通过机构重组、制度重构、流程再造,推进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汇总征税、开展企业“自报自缴”试点,引导企业守法自律,实现管得住与通得快相统一。截至年底 3045家企业参与汇总征税,涉及税款1671.4亿元;一体化通关报关单17.2万票。三是继续拓展通关作业无纸化覆盖领域,推广税费电子入库,报关单无纸化率和税款电子支付(担保)票数均达到95%。四是配合推进财关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研发,系统一期在25个直属海关上线,税款额占比25%,进一步提高了税款入库的及时性。五是推行主动披露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截至年底,共有567家企业主动向海关披露有关问题,补税14.6亿元。

(二)做好服务,稳定税收。参与跨境电商、消费税政策改革等政策研究制定,加快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促进外贸优进优出,保持税收稳定。认真执行贸易救济措施,对53种商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20.6亿元,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贸易秩序。作为国家自贸区战略中原产地规则谈判和实施的牵头部门,落实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推动自贸协定伙伴国家之间的原产地信息共享。参与税政调研,倾听和反映企业对政策的诉求,建言献策,支持国内重点行业发展。参与国家“十三五”期间中央储备粮油、煤层气勘探开发等14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修订,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上报税目及税率调整建议46项,其中“为干羊肚菌增列子目”等 27项建议被采纳;关于化妆品降低消费税的4项建议,提高汽车安全玻璃、涡轮增压器等9项产品出口退税率已实施。

(三)防控风险,以打促税。一是打击走私维护良好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行业性、区域性瞒骗行为,对进口汽车和电子产品行业特许权使用费未申报计入完税价格问题组织开展全国专项稽查;协调与外汇管理局之间非贸项下对外支付数据交换,加大对与进口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管理力度。2016年全国海关审价补税146.6亿元、归类补税8亿元、稽查补税56.8亿元。二是坚持以打促税,围绕“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税走私犯罪活动,特别是打击粮食、冻品等农产品和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走私取得重大成果。2016年全国海关共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633起,涉嫌偷逃税额101.4亿元,破获涉嫌偷逃税千万元以上重特大走私犯罪案件177起。三是落实审计问题整改,联合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使商业银行滞压税款现象得到有效整治;进一步优化了税款保证金作业流程并加强日常监控。

猜你喜欢
税款海关税收
No.8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如何区别偷税与不申报纳税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