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如何精准发现问题

2017-01-25 10:44陈振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巡视组单位政治

陈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巡视组如何精准发现问题

陈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规定,巡视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提高发现问题的质量和水平,巡视组应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定四个自信、正确认识问题;二是科学定位任务、突出政治问题;三是聚焦巡视内容、查找重点问题;四是把握政策界限、妥善区分问题;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善于发现问题。

巡视组;巡视;发现;问题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规党纪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制度,稳步推进巡视全覆盖,巡视作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规定,巡视组不履行执纪审查职责,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组发现问题的精准程度,直接体现巡视工作成效,影响巡视成果运用,关乎巡视整改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需要我们引起重视、认真对待。为提高发现问题的质量和水平,巡视组应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四个自信、正确认识问题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行动不可能准确到位。从巡视反馈情况看,没有一家被巡视单位不存在问题,有的单位问题还比较严重。这就需要巡视组对巡视工作有正确认识,党开展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问题、正视问题,通过巡视整改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巡视中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确实暴露出被巡视党组织管党治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这并不能掩盖甚至否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正在进行的事业。恰恰相反,没有被巡视党组织的付出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也不可能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历史贡献。

巡视组身处巡视工作一线,“现场感”最强,发现问题最直接,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巡视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和清醒头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客观看待被巡视党组织对党和国家改革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不能戴着有色眼镜、预设条条框框,一门心思全部是负面清单充斥头脑。对于巡视发现的问题,要结合地域、部门、行业特点,把握共性与个性,分清“树木与森林”,运用历史、哲学和文化的眼光,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巡视发现的问题,以个人情感代替客观认识,以局部发现代替整体判断,巡视组很容易误判形势、失去自信、偏离方向,无法确保巡视成果的真实准确,会使巡视效果大打折扣。

二、科学定位任务、突出政治问题

巡视定位就是巡视工作的“纲”。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巡视任务不断聚焦,从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到紧扣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项纪律”、从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四个着力”,再到突出强调政治巡视,定位更加科学,任务更加明确。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主要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否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政治巡视要提高政治站位,体现政治标准,着力查找被巡视单位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重点发现是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价值观和政治导向。对被巡视党组织来说,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在的,不是嘴上喊喊政治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不仅要研究部署、细化措施,还要责任明确、监督检查,关键要看政策落地取得的实际效果。

巡视组要妥善处理好政治问题与业务问题的关系,通过了解被巡视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政治问题,熟悉业务流程,分清“表里”、挖出“根子”,不能浮于表面、陷入业务思维,要么因不懂业务不敢继续深入,要么因片面理解业务干预被巡视单位的正常工作。对于政治问题与业务问题相交织的问题,要仔细甄别、慎重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剥离纯业务问题,发现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既不能乱打棍子、乱扣帽子,也不能心存顾虑、不敢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对科研单位尤其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单位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术研究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相关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但不要陷入具体学术观点之争。

三、聚焦巡视内容、查找重点问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中央和省区市党委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为实现届内巡视全覆盖的目标,每轮巡视时间紧凑、任务繁重,以中央巡视组为例,驻点巡视只有两个月,一般实行“一拖二”,部分实行“一拖三”,而且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巡视干部大多是随机组成,对被巡视单位事先也不了解。被巡视单位一般业务面广、信息量大、人员复杂、机构众多。因此,巡视发现问题的难度和紧迫度可想而知。

为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巡视组必须根据被巡视单位的业务特点和进驻前掌握的情况,认真梳理需要关注的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一是聚焦重点人,防止问题发散。要突出“关键少数”,主要发现被巡视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问题,必要时可延伸了解关注被巡视单位内设机构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但不能泛化问题对象、无限下沉,甚至紧盯普通党员群众的问题不放,否则容易偏离巡视重点,弱化巡视成效。二是聚焦重点事,巡视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专项巡视,要突出“专”字,奔着指定事情去,进一步发现深层次问题,巡视中要抓住重点、注重实效,不能平均用力,尤其是下沉一级延伸了解,必须聚焦线索明确、可查性强的问题。三是紧扣时间节点,聚焦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发现一起移交一起,督促有关纪检监察机关严查快处,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顶风违纪者无处藏身,让心存侥幸者赶快收手,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四是聚焦典型案例,突出巡视效果。发现被巡视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既要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开展警示教育,增强震慑遏制作用,也要督促被巡视单位通过自查自纠全面整改,发挥以点带面、立竿见影的导向作用,惩处极少数、严管厚爱大多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享受到巡视的成果。

四、把握政策界限、妥善区分问题

巡视组肩负派出党组织的权威和信用,政治地位高、工作独立性强、协调力度大,发现问题的渠道很多,既有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和单位事先通报的情况,也有通过信访举报、个别谈话、专题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涉纪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政治问题,有的是业务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毛病;有的是单纯涉纪问题,有的与个人利益诉求相交织。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巡视组要准确领会中央巡视工作精神,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熟悉情况、吃透材料、梳理分析、归纳提炼,妥善区分巡视受理范围内和范围外的问题,分类进行处置。巡视报告要准确开出被巡视单位的问题清单,既不能泛泛而谈、上纲上线,也不能和盘托出、不加区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鼓励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巡视组对被巡视单位推进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区分是推动发展的无心之过还是谋取私利的有意为之,要区分是制度不完善下的探索性失误还是明令禁止后的顶风违纪,对于尚无明确制度依据的问题,要以是否符合中央最新改革精神为判断标准,推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把严格监督与信任激励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敢于担当,为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必须发挥好保驾护航作用,既要防止以推进改革之名触犯纪律底线,也要防止以从严要求之名不作为、当看客,实事求是地找准问题,努力实现巡视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五、加强自身建设、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巡视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不仅考验其洞察力和敏锐性,更检验其党性、作风和敬业精神。巡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巡视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和其他巡视干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好团队优势。巡视组组长位高权重,要履行好巡视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政治把关、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巡视进度、保证巡视质量。巡视组副组长要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在巡视“一拖N”模式之下,巡视组副组长的担当显得尤为重要。巡视组联络员要加强与巡视办、被巡视单位和派驻纪检组的沟通协调,向被巡视单位快速、准确传达巡视组的要求,督促其及时、如实提供有关材料,避免巡视组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误判。巡视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敢于较真,认真细致、开动脑筋,加强协作配合,及时请示报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运用政策的水平,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的质量。

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不以发现问题线索数量多少论优劣,不以巡视移交后被查处干部级别高低论英雄,注重发现问题的质量和巡视整改效果。准确把握巡视了解与执纪审查的界限,严格遵循规定的工作方式,积极稳妥开展了解工作,切忌巡视谈话时间过长、普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直接要求被巡视单位审查违纪问题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需经组务会集体研究,综合研判被巡视单位党风廉洁建设的整体形势,确保巡视发现问题有观点、有事例、有数据、有分析,突出政治性、精准性、导向性。巡视组应成立临时党支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巡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巡视干部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决不能以巡谋私。严明巡视工作纪律,巡视组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要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实行终身问责。

[1]黎晓宏.提高巡视政治站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N].学习时报,2016-12-1(1).

[2]姜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N].人民日报,2016-11-3(4).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3).

[4]黄建国.着力提高巡视工作发现问题的能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9-8(3).

[5]黎晓宏.坚持“四讲四有”做合格巡视干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8-31(6).

(责编:许淑贤)

D262.6

A

1008-8431(2017)01-0013-03

2016-12-12

陈振(1985-),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巡视组单位政治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填单位 要推敲
福建省委第六巡视组走访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开展巡视延伸工作
“政治攀附”
看错单位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十一届省委第三轮巡视12个巡视组首批进驻完毕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