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融合新闻传播效应及传播途径

2017-01-26 12:00孙昊博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媒介效应受众

文/孙昊博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融合新闻传播效应及传播途径

文/孙昊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办公技术也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通道不断增加,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时代,过去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形式演变为今天的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在此背景下,基于技术条件、经济发展、受众需求、产业政策等因素催生出了融合新闻,将不同类型的媒介结构相融合,提高了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并对在此环境下衍生出融合新闻的驱动因素和四种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融合新闻的传播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传播措施

引言

201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受众人群对信息的获取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型媒介应运而生,以报纸广播为首的传统媒体正在与互联网为领头的网络媒介相融合,媒介之间在技术以及终端服务方面形成深层次的合作。在此背景下诞生出“融合新闻”的理念,深刻影响了新闻传播领域。融合新闻的整合和创造性加工,使新闻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为受众提供多种新闻信息的选择形式。因此,研究媒介融合环境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朝着数字化方面发展,这种行业逐渐缩小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个媒介之间的限制性,缩短了相互间的距离,为新闻媒体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不同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存在差异,但数字化技术正在直视这种差异,并且融合媒介更加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发展优势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封闭、落后地域信息传播困难的局面有了改善,各类媒体主动打破自身的局限,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媒介融合发展环境。

2.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传播效应具体指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客观或者主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形成的感应情况。传播效应反映了受众人群需求和各媒体发展的优劣,通过对传播效应进行研究,以便协调各媒体之间利用互联网融合的特征,争取将新闻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佳。相关业内专家经过深入研究,这种传播效果最终归纳为四类效应,即长尾效应、叠加效应、窗口效应和波纹效应。

2.1 长尾效应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简单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相关研究调查显示,电视、杂志、报刊占据新闻行业的主导市场,而使用网络下的手机软件、论坛、网站等较晚出现的人群占少数,构成了所说的新闻行业市场的“长尾”区域。这种小众媒体分布于新闻主体市场的尾端,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而随着新闻采编内容的拓展,两种媒体形式会得到有机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媒体新闻传播的形式。

2.2 叠加效应

叠加效应通过对多样化媒体技术与市场中常用媒介相融合,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提高了覆盖率,产生不可想象的巨大影响力。比如,我国四川九寨沟等地突发地震时,除了当地的电视、报纸进行过新闻传播之外,各种新兴媒介如微博、贴吧、微信、直播等开始纷纷进行报道转述,以便更加了解灾情程度,便于相关的国外华侨等爱国人士关注救治情况,增加了各种媒介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到志愿者救援的队伍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与当地居民、武警战士和解放军共同救治灾民。这种融合新闻传播下的叠加效应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2.3 窗口效应

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媒介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和抓捕新闻的敏感性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新闻传播范围,为凸显出自身新闻的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最近发生的事件来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踪事件,正是利用互联网作为新闻传播的“窗口”,使受众及时了解最新资讯,从案件的发生到抓捕嫌疑人的整个过程中,最新消息都在互联网上传播,警察局也利用这种新闻传播优势号召积极人士提供信息,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走向,帮助案件尽快侦破。

2.4 波纹效应

媒介融合环境下融合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会联合某些相关或相似的信息同时传播,这种情况增加了新闻传播的范围,扩大受众人群,同时发挥出效果更佳的影响力。比如,“小学生玩爸妈手机打赏主播几万元”和“小学生玩《王者荣耀》一天不吃不喝”这些新闻一经报道,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跟随而来的有各种学生玩手机打赏主播的新闻和少年在网吧玩《王者荣耀》连续40多个小时不睡觉,使融合新闻影响力增强。

3. 媒介融合环境下融合新闻传播的途径

3.1 由单一内容转变成多样化内容

传统媒介的传播内容往往比较单调,想要实现融合新闻的有力传播,必须学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改变过去媒介传播的单一性,利用敏感的新闻觉察力,采集到更多新闻资源,随时随地传播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报道,增加受众人群。因此媒体采编人员需要配合好相关新闻发布者的工作,快速搜集和分析出当前处理融合的新闻资源,避免同样的内容重复多次报道的情况出现,及时更新数据资源库,补充最新的新闻内容。

3.2 注重层级式开发制作

传统新闻的传播过程都是一次性开发制作方式,而当今社会需要深入挖掘融合新闻的潜在完整信息,转化为层级式开发制作。根据媒介融合的大环境,持续对融合新闻进行深化改革。比如从当下的共享单车入手,互联网媒体针对这种体验形式不断做出反馈,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更安全地保护自己的账户不断进行报道,当商家推出新型体验方式后,网络媒介很快就继续跟上发展前沿,使这种融合新闻保持一定的受众群体,以便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和品质性。

3.3 融合不同媒介的新闻优势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吸取传统媒介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才能保证新兴媒体的传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便保留新闻内容的核心信息,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优势,获取到更多的新闻资讯信息,并且有效指导融合新闻的发展方向,为受众提供新鲜的感官体验,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新闻查询和互动的过程中来,为融合新闻的传播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环境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而融合新闻也在逐渐发展为社会的主流,不同于普通新闻的传播,融合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长尾效应、叠加效应、窗口效应、波纹效应等多种效应的影响。因此,从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出发,融合新闻必须保持内容的多样性,将新旧媒介积极融合,通过注重层级式开发制作,不断扩大融合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1]贾艺宁.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 2017(14):14-15.

[2]杜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3]陶喜红.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J].新闻界, 2007(6):19-21.

[4]胡瑛.媒介融合环境下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6(21):6-6.

G209

A

1671-0134(2017)11-032-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7.11.003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媒介效应受众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懒马效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