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 有利可图”

2017-01-27 01:33
浙江国土资源 2017年2期
关键词:香蕉皮做好事油条

做好事“ 有利可图”

□ 吴 语

前几年,有一位“良心油条哥”因炸油条不用废油而广受赞誉。当他谈起为何做出这一利他行为时,他给别人算了一笔账:“刚开始时担心成本增加,每天倒掉三、四斤油,每月损失四五百元。但我坚持诚心经营,明码标价,别人卖四块钱一斤,我卖5元钱一斤,没想到的是虽然成本增加了,价格上涨了,但来吃早餐的人却越来越多,盈利比原来多了四分之一。”

“为什么?”有不少人在做好事之前常喜欢这样问自己。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回答肯定是完全相背的。一心为了自己利益而做事的人,到头来两手空空的大有人在。而乐善好施经常做好事的人,结果倒会是意想不到硕果累累。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其实做好事是“双赢”的,一个人在为别人付出和奉献的同时,自己也会在其他方面收获很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上述道理。说有人在夜晚行路时遇到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左手打着灯笼、右手点着竹竿慢慢前行。盲人打着灯笼走路?行人感到不解。盲人说:“我点亮灯笼是为别人照亮道路。”“原来你是做好事的!”盲人说:“其实,我也是为自己点的灯,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

人们常说,做好事的人是有道德的人。说起来,道德有两种,一种是供在神坛上让人膜拜和欣赏的道德,另一种是溶入土壤中人人都可以接近和践行的道德。“油条哥”和“灯笼”盲人显然属于后者。他们并不是通过让人觉得“做不到”而心生景仰的,而是以通过“你也可以做到”让人产生共鸣,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引导人、感染人的效果,这种承认“做好事‘有利事图’”让人觉得更接地气、更融社会、更有人间烟火味。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益,而不愿付出的时候,自己反而付出更多。有这样一个发生在文者身边的真实故事。去年中秋节,有一家老少5口人在酒店用餐后回家,年轻的母亲与其独生子走在前面,边走边吃香蕉,但却懒得把香蕉皮放进垃圾箱,而是顺手丢在路上。不巧的是,后面的爷爷正好踩在香蕉皮上,结果摔成了股骨折,不得不“伤筋动骨一百天”。也许,这件事情有一定的巧合,但要知道,世上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都带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几乎找不出一件事情只对某人有利或无利而与他人无关。

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似乎只对别人有利而与自己无关,但事情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就拿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执法的岗位如果多主动协助耕保岗位的工作,执法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轻;耕保的岗位多主动协助执法岗位的工作,耕地保护的责任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再如我们坐公交,遇到“老弱病残”主动让座,一时身体虽然没有坐在座位上舒服,但却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誉,并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添了砖加了瓦,也为自己赢得一份好心情,甚至有时会激发对美好生活更强的向往。去年,文者在《信任》一篇中举例一个小偷犯人,因为受人请托做好事后,从此痛改前非,走上光明大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回味,你就会感到做好事是很快乐的。当你捡到钱包还给失主的时候,那感激的泪光会荡漾你的心灵,让你感到心情的舒畅;当你拿起扫把清掉路上玻璃石块的时候,驾驶员那赞许的目光,会升华你的精神,让你感到灵魂的充盈;当你帮助同事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时候,那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眼光,会飞扬你的思想,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做好事看上去是为别人的,但其实也是为自己。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他有难,我帮他;明天我有难,他也会帮我;今天我们认认真真保护耕地,明天即使遇到天灾人祸,我们还能裹饱肚子;今天我们勇于抢救遇祸的别人,明天我们万一有灾难,好心人也会站在你面前。谁说前人栽树只有后人乘凉?一颗种子落地,播种的人不是也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吗?

当然,做好事“有利可图”,不是为“有利可图”才去做好事的,目的错了,方向也就错了。只有不为“有利可图”而去做好事的人,做好事才“有利可图”。

谨以此文献给学雷锋纪念日。

猜你喜欢
香蕉皮做好事油条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香蕉皮
一块香蕉皮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香蕉皮是谁吃的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每个烧饼多少钱
香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