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科举到恢复高考
——现代化视野下的科举与考试变迁

2017-01-27 13:53杨学为
中国考试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举现代化考试

杨学为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从废科举到恢复高考
——现代化视野下的科举与考试变迁

杨学为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高考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关系人才培育与选拔。隋唐时期,科举曾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明清以来,消极作用十分明显,晚清废科举迈出了工业化的新步伐。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发展曲折,本质是社会分工下的人才选拔。未来的高考研究重在考试文化的研究。

恢复高考;高考;高考改革;科举;考试文化

1 高考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18世纪80年代,英国发明蒸汽机,用机器代替人力,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后来,人们把这种转变,称作现代化[1]。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

从此,历史即以现代化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现代化的,即是进步的、革命的;凡是阻碍现代化的,即是落后的、反动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的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3]

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顽固,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愚昧,由于列强的侵略、剥削,从1840年英国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充满屈辱与痛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才自觉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1963年,毛泽东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4]

现代化应是全面的,限于主题,本文所指仅及“四个现代化”,主要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3年夏,毛泽东提出,1965年以后,用15年,基本上搞一个初步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或者说工业体系;然后再有15年左右,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5]。

1964年,在审阅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时,毛泽东又加了一段话:“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强调:“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他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412

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向全国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6]439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抱病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又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6]479。

“文化大革命”中,“四个现代化”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四人帮”斗争的伟大旗帜。

我理解,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人用智力,通过科技创新,制造机器,使用新动力,代替人力、畜力,提高生产力。人们智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就成为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2016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用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用电力,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各项技术的融和,并将日益消除物理、数字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7]。

高考的任务是选拔优秀新生到高等学校深造,尊重知识,启发智力,培养人才。因此,高考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2 近代科举演变与考试的关系①北宋以前,科举生机勃勃,发挥了巨大积极作用。明代以后,主要由于考试内容为程朱理学,考试形式为八股,科举由僵化走向衰落。本文所谓科举,主要是晚清时的科举。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制度的变迁蕴含着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深刻矛盾。

2.1 科举制

科举制是国家授予出身的考试制度。“出身”主要指生员、举人、进士。“出身”只是任官的资格,任官尚须经吏部考试。

明始,“科举必由学校”,“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8]学校从属于科举。清沿明制。科举的第一次考试,即府州县学考试。院试由学校主持,通过即授“生员”,别于民,而享有特权。

获“生员”后,或自学,或在书院学习,然后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以争取“举人”“进士”出身,类似于今天“学士”“硕士”“博士”。

科举由礼部职掌。由此是否可以认为科举考试是教育考试更为贴切?

2.2 科举的作用

科举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

(1)以智力为标准,从全社会选拔优秀分子,出任各级政府的官员。在此意义上,科举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制造国家机器的人员。大量未入仕者,成为乡绅,散在民间,成为国家机关的辅助力量。生员虽不具入仕资格,也是统治力量的成员。

(2)考试内容与形式。

①以名利诱使全社会学习,遵从儒家思想。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读书做官的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社会的灵魂。

②明以后,程朱理学占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维护封建礼教、君主制的精神枷锁。官员、读书人、普通百姓只有奴性,没有个性,国民精神受到极大损害。如鲁迅所指出是“吃人”。

以理学选拔的典型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可助清廷苟延,而不能救民族于危难。

③八股文崇尚复古,不利于创新、进步。

八股文体虽利于控制评分误差,但死板,弊大于利。

④考试内容决定学校教学内容,没有数学、自然科学、技能,不利于生产力提高。

(3)科举制度划分了劳心者与劳力者两大阶级,又提供了劳力者成为劳心者的渠道,促进上下流动,有利于社会进步与稳定。

(4)科举与考试的关系。

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学习。

②学校合于科举,学校名存实亡。

③科举仅存进士科,学校的唯一目的即做官,不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

(5)考试制度。

①隋立科举考试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②全国统考,各民族参加,按地域分配名额,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原则沿用至今。(6)社会整合的纽带。

从狭义上说,科举是国家授予出身的考试制度,但从科举的作用而言,可谓社会整合的纽带。它联系了官制、学制、学术、意识形态、价值观,以至民俗等。

它只区分了劳心与劳力,是农业社会结构的反映;它以“三纲”禁锢民众,从而延长了中国农业社会、君主制的历史,不利于创新,不利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转变。

2.3 废科举的意义

(1)废科举拆除了理学独霸天下的支柱,到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开始引进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行动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白话文把文化从“士大夫”斯文中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民间百姓。

(2)废科举改变了“从古”“复古”的思维方向,改变旧传统,开始以现代化为前进的方向。

(3)兴学堂,培养了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新社会分工的专业人才,开始改变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

(4)废科举,不是废考试,而是废旧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兴学堂,结束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参照西方,开始建立中国现代教育制度。

(5)废科举使社会失去了传统的规则、秩序,土豪恶霸代替了乡绅,军阀混战打烂了科举建立的秩序。

(6)抗日战争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悟,打掉了“三纲”给国民造成的奴性,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斗,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7)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复兴的核心力量,代替了科举时代的精英,而成为社会的中坚。

美国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高度评价了废科举的重大意义,“1905年是新的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必须把它看作是比辛亥革命更加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变革的重要意义与1949年共产党人的胜利难分高下”[9]。

3 高考政策变迁及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发展虽有曲折,但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持与人才资源。

3.1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从学校单独招生,经过大区联合招生,1952年迅速建立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教育部指示:“严格地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今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关键。”[1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开始。

3.2 “文革”废除高考

1962年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以后,曾多次批评考试,高考是在他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废除的。毛泽东为什么不喜欢考试?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不喜欢“强制性的社会分工”,主要是不喜欢脑体分工。这同他对“资产阶级法权”的看法一致,他向往的是“兼学别样”的共产主义大学校[11]。

“文革”中大学恢复招生,也是按毛泽东“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2]的指示办的。这同毛泽东《实践论》的思想、知识分子同工农结合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毛泽东没有讲过,工人农民上大学,毕业以后还必须当工人农民。

3.3 “四人帮”篡改毛泽东的指示,强制推行“三来三去”

“农民从公社来,毕业还回公社去,当农民,挣工分;工人从工厂来,毕业还回工厂去,当工人;从哪里来,毕业还回哪里去。”他们鼓吹,农民、工人到大学学习毕业后,当干部、技术人员,就是扩大三大差别,是资产阶级法权,应当限制,全面专政。“三来三去”培养的人,“既能从事简单劳动,又能从事复杂劳动。既是一名知识分子,又是工人农民”。他们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强迫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生产力水平及社会条件下,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这是一套极左的谬论。

马克思在1875年所著《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通常称为社会主义的阶段;邓小平称中国现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旧社会的痕迹”,“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所以,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较多的劳动。“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是它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同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这些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基于以上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依然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依然存在,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只有当生产力提高,“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13]。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把幻想看作真理、把将来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是“左翼”空谈主义[14]。

3.4 高考的本质

考试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考试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脑体分工,当社会需要从人群中选拔出管理或技术人员时,即出现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时候,经过长期实践才创造出来的。自考试诞生以来,它的主要社会作用是作为社会分工、主要是脑体分工的一种手段。

高考,表面上看不过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考试,而其实质是青年人完成基础教育之后,由国家举办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一次基础性的大分工。进入大学的,毕业后基本上从事脑力劳动或复杂劳动;落选的,虽然以后还有多次机会,但多数人基本上从事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高考并没有造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但是,通过高考,则获得了成为脑力劳动者的资格,从而其社会地位、物质待遇,都显著高于高考落选者。这一点,高考和科举相同。

之所以存在或者需要考试,或者说,现在之所以消灭不了考试,从根本上论,是因为现今社会还存在着强制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脑体分工,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所具备的“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条件。

考试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社会分工、脑体差别,但是考试测量了人们智力的差别,把一部分人可以或不可以从事某种工作,从而获得某种利益的差异表现出来,或者说,考试按社会的需要,按人们智力的差异,把表面上看来相同(平等)的人区分开来,使智力不同的人获得了不同(不平等)的权利。参加考试的权利是平等的,而考试给予不同智力水平考生的结果(录取、权利)则是不平等的。

考生个体的智力条件存在巨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考生进入大学,毕业后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又存在巨大的差异。社会怎样保证智力条件存在巨大差异的考生,平等地获取毕业后存在巨大差异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这就是考试。考试的社会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平等地分配(大学毕业后)不平等的权利。换句话说,考试就是为了保证这种分配是平等的——在分数上是平等的;同时,它又是科学的——在科学基础上的平等。

恢复高考,就是承认在社会主义阶段存在脑体差别,肯定脑力劳动者对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从而进行脑体分工,选拔脑力劳动者。

3.5 恢复高考是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自告奋勇管科教”,在决定恢复高考的1977年科教座谈会开始时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看,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5]在此之前,他曾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5]在科教座谈会上,他听了大家的意见后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5]1977年9月19日,在第二次重新召开的招生会上,他批评怕恢复高考“犯错误”的人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5]

他还说:“‘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16]“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6]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40年。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学本专科招生毕业生人数,从1977年入学至2015年,共招生10 113.2万人;1981年毕业以后统计,到2016年,共毕业8 760.74万人,居世界第一。

粉碎“四人帮”之后,高考迟早是要恢复的。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否定“两个凡是”之前,在真理标准讨论之前,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否定“文化大革命”之前,恢复高考,只有邓小平这一个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伟大政治家才能做到。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典型,成为否定“文化大革命”,为所谓“修正主义路线”平反的典型,成为全党、全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先声。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教育史、高考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

西方自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后,迅速进入现代化,中国则落后了。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了百年屈辱。现代化是振兴中华的唯一出路。然而如何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历了艰苦探索。邓小平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问题,不到40年,中国正和平崛起!鸦片战争以后,1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复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如果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地球”的话,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撬动它的支点。

4 应当研究考试文化

伴随社会分工的发展,高考必将在未来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高考是服务高考的重要内容。未来的高考研究,考试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1 考试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科举的历史,说明考试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废科举后,把科举妖魔化,至今没有全面、正确、公认的评价,这对考试工作的影响肯定是消极的。我们有责任为科举正名,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科举的评价是绕不过去的。回避不是办法。恢复高考后,没有对废高考进行认真清算。“文革”中一些谬论流传很久,以致20世纪末全国人大两次有人提议废高考。至今对考试的一些错误认识,依然存在,只是不像前几年那样嚣张。

4.2 考试文化的内容

“文化”的含义十分宽泛,为便于研究,我建议,“考试工作”定为考试的实践,“考试文化”定为对考试实践的反映、认识。

考试文化可以包括:①对考试工作内部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可谓考试的认识论,如对命题、评价、管理的认识。②对考试工作与外部诸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可谓考试的社会学,如高考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高考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高考与社会的关系。③考试史,考试史的哲学问题。

考试文化应当研究以下问题:①考试对德育工作的影响。②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③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的关系。④高考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统考的优势与欠缺。

此外,建议成立考试文化研究会。

[1]马敏.中国的现代化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6(9):28-4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2-255.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2-3.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0.

[5]瑞贝尔·卡尔.毛泽东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358.

[6]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王元丰: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来了?[N].环球时报,2016-01-27.

[8]明史(卷69)[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75.

[9]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229-230.

[10]教育部.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的指示[M]//高考文献(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12.

[11]毛泽东.对总后勤部报告的批评[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3-54.

[12]毛泽东.会见中央文革碰头会成员时的一段谈话[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0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2.

[14]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84.

[15]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8.

[16]邓小平.邓小平会见中共广安县委书记等的谈话[M]//邓小平年谱(1975—1979(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105.

From the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o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Look-ba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YANG Xuewei
(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Beijing 100084,China)

Both the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NCEE)aimed to moderniz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rough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electio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had played a huge positive role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bu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ir negative effects became obvious.After abolish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China took a new step in industrialization.NCEE,initia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as experienced twists and turns.In nature,NCEE has been a method of talent selection for social divisio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examination culture represented by NCEE.

Resump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Imperial Examinations;Examination Culture

G405

A

1005-8427(2017)01-0025-7

10.19360/j.cnki.11-3303/g4.2017.01.005

(责任编辑:周黎明)

杨学为(1937—),男,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科举现代化考试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你考试焦虑吗?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准备考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